聯合國派員觀察台灣生技發展指台灣有好機會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9月1日訊】來台觀察台灣生技產業的聯合國亞太地區經濟與社會委員會暨貿易與發展委員會成員、瑞典教授瑞迪(Prasada Reddy)今天表示,台灣擁有政府大力的支持及好的教育及金融投資環境,加上過去電子資訊業的成功模式,相信在生技產業上會有很好的發展。

據中央社9月1日報導,根據聯合國統計,在西元2050年時,人口將達 120億,將衍生糧食嚴重短缺問題,發展基因食物、天然病毒農藥等,成為解決糧荒的關鍵。

因此,聯合國推出專案積極觀察各國生物科技發展狀況,瑞迪博士接受委託觀察台灣、巴西、印度的生物科技發展狀況、政府政策如何配合等差異,同時找出那個模式能夠成功,並寫成報告,作為供聯合國解決糧荒問題的參考。

為觀察台灣生技產業,瑞迪於 8月23日由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安排訪台,並拜會農委會等相關單位瞭解政府政策,同時也拜訪台灣安力達(ANALYTICA)生技公司等 9家台灣生技公司,明天還將前往新竹拜訪科學園區。

瑞迪今天在安力達舉辦的記者會中指出,由於台灣政府提出政策、經費,大力支持生技產業發展,全球罕見;而印度則在基礎科學較強,並由大公司帶動生技產業發展;巴西則是多國公司林立帶動生技產業發展,三個模式都相當典型而且不同,所以選擇這三個國家進行研究。

幾天觀察下來,瑞迪說,台灣雖然生技公司與市場規模都小,也尚無類似電子產業般擁有群聚完整的衛星工業,但是政府在生技產業上的行動力與支持度全球罕見,而且台灣人擁有很好教育及資金環境,搭配政府全力支持,相信很快在生技上就有好的發展,潛力無窮。

瑞迪建議,由於生技產業需要好的基礎科學研究,台灣可以在已經有研究基礎的中草藥或特殊疾病上持續研究,同時發展在植物或生物上進行分子淬取等相關研究,並將這段製程演變為標準生產程序,然後再找美國等國際大廠合作,利用大廠的資金來台設立研發中心,持續開發應用產品,相信會有很好的機會。

瑞迪也認為,過去台灣將優秀工程師送往美國進修、工作,然後返國創業的模式,也可以應用在發展生技產業上,相信人才回國必能帶動產業蓬勃發展。(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環保團體籲請地球高峰會約束跨國企業
南非警方強力驅散反地球高峰會議示威者
地球步行者帶著地球高峰會的信息抵達約堡
菲報刊出呼籲支持中華民國重返聯合國投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