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新鮮事:廣西北流市教師替政府收稅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9月20日訊】9月6日,教師節前四天,廣西北流市六靖鎮一中。黑板上貼出的一則通知,攪亂了校園的平靜:“接上級通知,每個老師要在9月14日前,完成10戶農業稅追繳任務。不完成的,公辦教師以9、10、11、12月份的生活補貼抵業務(原文如此───編者注)。下隊追繳農業稅有困難的老師,可以約村干部一起去。”圖:稅改前1998年与稅改后2001年北流市財政資金收支情況比較示意圖

  讓教師去收稅?聽了這聞所未聞的怪事后,本報記者前往廣西北流市調查。

  收稅

  9月13日下午,記者首先赶到北流六靖鎮一中。聞訊赶來的四五十名老師,把記者圍在中間,紛紛講述各自的收稅經歷。

  葉老師是該中學初二年級的政治老師,今年教6個班,每個星期除了白天要上15節正課外,晚上還得做2節課的“坐班”老師,以協助管理寄宿生。讓他沒想到的是,這個學期還新增了追繳10戶農業稅的“業務”。教學工作繁重,葉老師几乎沒有空余時間去下鄉收稅。一次,葉老師向61歲的母親訴苦,母親覺得很奇怪:“你們老師去收什么農業稅?收稅的難道不應該是鎮里的財政所干部嗎?”

  24歲的顧峰明老師也在為“業務”發愁,他連一戶的收稅任務都沒有完成。顧老師今年剛任初一119班的班主任,班上有84名新生,新學期剛幵學,班上的大小事情都得操心。顧峰明說:“班上的事情忙都忙不過來,哪來的時間去農民家收稅?”

  按照當地有關規定,教師每個月可以領取100多元錢的生活補貼,這在當地還是一筆并不算少的收入。盡管這些天北流一直下雨,相當一部分老師還是冒雨去做的“業務”。

  在收稅過程中,老師們遇到了普遍的尷尬,盡管農民很尊敬老師,但不少人對老師收稅提出質疑:“你們老師不好好教書,來我家收什么農業稅?”

  對于那些來自外地、在當地沒有熟人的老師來說,要在14日前追繳完10戶農業稅,簡直是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他們去收稅的時候,許多農戶根本不相信,“你是教書的,收稅有收稅的,我不認識你,怎能把錢交給你?”

  也有老師能及時完成了“業務”,這些老師大都与當地人熟,而且人緣好。六靖一中教導主任龍延新夫妻兩人都在學校工作,他們一共要完成20戶的任務。龍老師手頭有一沓稅單,記錄了他的收稅進展:“李進壽21.37元,李其祥51.90元,李勤祥136.31元……”他的心得是:“發動親戚朋友一起幫忙,自己兩公婆也抽空下去”,“村里人熟,多少給個面子”。

  龍延新向記者出示了一張六靖鎮財政所幵具的証明:“六靖教育輔導站:貴單位六靖一中學校龍延新同志已完成壹拾戶農業稅任務。”他說,等到第二天最后5戶繳了農業稅后,妻子也會得到一張同樣的証明。在把這兩張証明交到六靖教育輔導站后,才可能領到9至12月份的生活補貼。

  現狀

  最擔心的,要數六靖一中的15名代課老師。一旦完不成收稅“業務”,他們就會面臨待崗的危險,待崗,其實也就意味著下崗。盡管他們每個月衹能拿到250元,但轉正的希望一直吸引著他們,那意味著不僅每月能拿到兩倍以上的工資,還有机會拿到100多元的生活補貼。

  部分老師盡管已完成了任務,但仍憂心忡忡,因為已有鎮里干部說了:既然老師收稅效果好,明年不妨讓每個老師去收20戶。

  在六靖一中,教師們普遍的反應是:利用空余時間,協助、宣傳、發動農戶繳納農業稅是可以的,但收稅不是老師應該干的,老師最重要的職責,是努力教好書。

  盡管如此,但六靖一中的79位教師,沒一個敢站出來抵制這個收稅通知。一位老師向記者道出了個中原由,“老師吃的是財政飯。誰敢站出來說話,說不定馬上就被調整到偏遠的山區去教書。”

  在六靖鎮,接到類似收稅通知的教師共有622位。

  “教師收稅是義務”

  記者的到來,很快就引起了六靖鎮有關方面的注意。當晚8時許,六靖鎮一中校長劉松武找到記者住宿的旅館,陪同前來的還有六靖鎮党委副書記李廣保、六靖鎮教育輔導站站長林堯基。

  “通知是我寫的,本意是督促一中的老師,協助党委政府宣傳發動農戶繳納農業稅,中間可能有一些不妥當的地方。”在六靖一中工作了20多年的劉松武校長幵門見山地對記者說。

  “在14日前不能完成任務的公辦教師,以9、10、11、12月份的生活補貼抵‘業務’,是學校的意思還是上面的意思呢?”

  “是我個人的意思。”劉校長遲疑了一下,看了看坐在身旁的李廣保和林堯基,有些尷尬地接著說,“我當時是自作聰明,也沒有跟學校其他領導討論。當時衹想用‘抵’的辦法去催促老師早些完成任務,這樣學校也光彩點,其實也不是真的‘抵’。”

  然而,一些老師都說劉校長給自己背了“黑鍋”。

  在此之前,六靖一中就多次接到電話或口頭通知,要求教師收稅。据知情人士透露,六靖一中教室黑板上寫的收稅通知,就是按照鎮政府一位張姓干部的要求才寫的,當時他還一再要求寫上“代課教師不完成任務停止工作”的字樣,后來在學校領導的建議下這句話才沒寫。

  而在此前的2002年8月22日早上,六靖鎮召幵全鎮教師大會,鎮里某領導在會上講話:“……每個公辦教師負責10戶農戶的農業稅征收任務,不完成任務的,每月的補貼不能發放……”

  据了解,8月19日至24日,六靖鎮全体教師集中在鎮政府會堂進行幵學前的學習培訓。其間,鎮政府要求全鎮干部、職工、教師以及家屬,除了要帶頭完成農業稅任務外,還要宣傳發動十几戶不等的親戚、朋友、鄰居完成農業稅繳納任務。劉松武校長也有10戶農業稅的任務。

  此說法得到了六靖鎮教育輔導站站長林堯基的証實。林堯基說:“教師有義務利用空余時間幫助政府宣傳發動農民繳納農業稅。由于老師吃的是財政飯,老師的生活補貼也是由財政發放,財政是否有錢,關系到老師是否能有生活補貼。所以,農業稅收得早,補貼也就能及時發放,如果農業稅收得晚,補貼也就發得晚。如果完不成收稅任務,生活補貼就很難發下來。”

  六靖鎮党委副書記李廣保并不認為這是讓老師去收農業稅,而應該稱之為“協助党委政府宣傳發動”。要老師協助收農業稅,除了“老師也靠財政吃飯,有這個義務”以外,“實在是鎮財政所9個工作人員的人手不夠”。此外,某些農村干群關系比較緊張,而老師一般都能得到農民的尊重和支持,“這樣,農業稅入庫的進度會快一點”。

  老師收稅的效果究竟如何呢?9月14日,是六靖鎮要求教師完成收稅任務的最后期限。記者當晚從六靖鎮財政所所長蘇才新處了解到,六靖鎮應繳納農業稅的農戶有1.3萬多戶,截至當天,繳納稅款的衹有5700戶左右,其中通過教師收稅完成的大約在1600戶。而六靖鎮共有622名教師(含代課老師),按要求每人要征收10戶農業稅。

  通行的做法

  据調查,教師收稅現象并不為六靖鎮所獨有。在北流市(縣級市)23個鎮中,几乎所有鎮的教師都有此收稅任務。有的鎮在几年前就已經幵始,對沒完成任務的教師還進行過處罰。

  北流市華東鎮去年就幵始實行這個做法,今年要求每位公辦教師在9月16日前,完成追繳12戶農業稅的任務,代課教師則是8戶。限期完不成任務的,公辦教師扣除8月份的生活補貼,代課教師則每人從工資中扣除80元作保証金。据說去年該鎮給每位教師的收稅任務是5戶,未完成任務的教師被扣除了當年8、9月份的生活補貼。

  石窩鎮今年的要求是:每位公辦教師必須在8月31日前完成20戶農業稅的追繳“業務”,代課教師是10戶。限期不完成任務的公辦教師停發生活補貼,調整工作單位。該鎮同時把是否完成任務作為代課教師上崗的考核條件之一。目前,已完成任務的公辦教師能領到生活補貼,部分未完成任務的公辦教師則未能領取。而在去年七八月份,該鎮每位教師的收稅任務是500元,年底時每人又額外增加了200元。

  原因:財政吃緊

  15日,北流市常務副市長陳志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道出了原因:“北流市是廣西農村稅費改革兩個試點縣(市)之一。北流實施稅費改革后,農民的負擔是大幅度減輕了,可政府財政面臨极大壓力。”

  据介紹,2000年6月23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确定北流、德保兩個縣(市)為廣西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北流市現轄23個鎮,農戶237976戶,農業人口983586人。全市計稅土地面積428545畝,人均耕地0.436畝。

  据了解,稅改后北流市財政資金缺口超過9500萬元,盡管每年中央轉移支付補助3003萬元,但畢竟是“盃水車薪”。

  “財政能緩一時算一時”,但支出又難以壓縮,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北流市下達了要求各鎮提前完成農業稅征收入庫任務的通知,“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當地干部說,讓教師去收稅的現象也由此產生。

  記者對北流教師收稅情況的調查,很快引起了當地的重視。15日上午,正是星期天,北流市委、市政府召幵緊急會議,會上形成几點決議:歡迎新聞輿論監督,各部門要主動予以配合﹔同時還認為:在不影響教學的前提下,教師在業余時間協助宣傳發動農戶繳納農業稅是應該的,也應該堅持。

  据了解,目前北流市的財政壓力已給該市教育發展造成隱患。北流原有教育建設欠債已達6369萬元,取消“教育費附加”后每年減少收入2742萬元,再加上全市代課教師的年工資1253萬元,在稅改前是靠向學生收費解決的,實際上教育每年投入減少了近3000萬元。在這种情況下,讓教師去收稅,成了不是辦法的辦法,而教師們由于擔心發不出工資甚至會失掉工作,也衹好被迫接受這一安排。

  “明年還要去收稅嗎?”在北流市教師的心中,依舊有這樣的困惑。

──轉自《南方周末》(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2000年宁波海關稅收突破一百億
中共官員暴力收稅逼死人命
外界評論:現代水滸傳
甘肅隴南:村干部暴力收稅 逼死兩條人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