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各國聯手嚴審中共海外投資

人氣 1945

【大紀元2020年01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Emel Akan報導/孫洐源編譯)出於國家安全的考慮,許多國家引入了針對外資收購(尤其是中共國企)的新監管機制,因此各國對外資收購進行越來越嚴格的投資審查。

聯合國報告:各國趨向收緊投資審查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簡稱UNCTAD)的一項研究顯示,由於國家安全問題,2018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的近12%被各國政府阻止。

UNCTAD的一份報告提到:「近年來,由於國家安全原因和相關的公眾關注,各國拒絕外國投資的案例很多。」

「通過擴大對外資審查程序的範圍和深度以及相應的外資信息披露義務,世界各國有一種收緊投資審查的趨勢。」

UNCTAD確定了2016年至2019年9月期間至少20起外資收購案被阻止或取消,其中有16起與中資有關。被阻止的交易總價值超過1625億美元。

此外,與國家安全有關的外國投資審查也在加強。

「例如,在意大利,2018年此類審查的數量比2015年增長了255%。在美國,2018年經受外資審查的案例數比2015年增加了160%」,UNCTAD的報告指出。

儘管投資審查過去與軍事和國防行業更加相關,但它已擴展到涵蓋關鍵技術和專有技術,例如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半導體、5G、生物技術、衛星和航空航天。它還可用於控制外國人訪問本國公民敏感數據的權限。

出於對國家安全問題的關注,發達國家和新興國家都已採取措施加強投資審查機制。在將近8年的時間裡,至少有13個國家引入了新的監管框架。對現有外國投資法也進行了重大修訂。

據UNCTAD的説法,加大對外資打擊力度的原因有很多。各國希望確保尖端技術和專有技術掌握在本國公司手中,因為它們是一國競爭力的關鍵。此外,各國也試圖阻止外國國有企業或基金增加投資活動。

外國政府利用國企在海外收購當地公司,以此作為獲取關鍵技術和專有技術的手段。因此,西方國家出於本國安全原因對此類投資(特別是中資)進行嚴格篩選。

例如,加拿大政府於2018年5月阻止了一家中共國企以15億美元收購加拿大建築公司Aecon的交易。加拿大政府表示,「開放國際投資環境以創造就業機會並促進繁榮,但不以損害國家安全為代價。」

美國總統川普在2017年9月發布了一項行政令,以阻止一家與中共有關的中資風投基金併購萊迪思半導體公司(Lattice Semiconductor Corp.)。川普採納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簡稱CFIUS)的建議,出於國家安全原因反對該交易。

美國加強外資審查 尤其對於中資

美國加強了其投資審查程序,以應對尤其是中資併購構成的國家安全威脅。

在壓倒性的兩黨支持下,美國國會通過了《外國投資風險審查現代化法案》(Foreign Investment Risk Review Modernization Act,簡稱FIRRMA),並於2018年由川普總統簽署成為法律。

該法案通過將新併購交易納入其審查權限來加強CFIUS的權力,使CFIUS能夠審查並阻止從事關鍵基礎設施或技術公司的轉讓控股股份及轉讓少數股權的交易。

德英及其它各國加強對外資收購的監控

德國也收緊了針對被視為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外資收購的法規。德國政府於2018年12月通過將直接或間接收購德國公司的股權審查門檻從25%降至10%,加強了其阻止外資收購的能力。

德國政府官員們表示,他們必須降低審查門檻,以監控經濟敏感部門的外資併購。

在一家中國家電製造商於2016年收購德國機器人製造商庫卡集團(Kuka AG)之後,德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情緒開始上升。這筆交易加劇了德國人對中共可能購買對德國經濟具有戰略意義的高端技術的擔憂,並導致反對一家中資基金收購德國芯片製造商愛思強(Aixtron)的交易。

在2019年,英國公布了一項長達120頁的政策報告,以增強政府的權力防止外資收購英國資產而引發對國家安全隱患。英國主要針對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的投資者。

據UNCTAD稱,近年來其它加強外資審查的國家包括澳大利亞、加拿大、意大利和新西蘭。

中共在其「中國製造2025」計劃中展示了其稱霸世界的野心,希望在包括先進信息技術、機器人技術、航空和新能源汽車在內的10個高科技行業中占據全球主導地位。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中共一直在採取各種手段:包括工業間諜活動、網絡盜竊、以換取市場准入為條件強迫合資企業,及收購外國公司,以獲得敏感技術。

根據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一份報告,中共的意圖並不是想加入像美德韓日這樣的高科技經濟體,而是完全取代它們。

「中國製造2025」概述了到2025年在中國大陸實現高科技行業核心組件和基礎材料70%「自給自足」的目標。#◇

責任編輯:楊亦慧

相關新聞
美參議員質疑退休儲蓄董事會投資中共企業
拜登兒子進入中國市場之途
資金大量外逃 中共可用外匯儲備僅剩幾千億
海外買家棄置房產 影響市容 墨爾本居民不滿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