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紐約市遊民死亡13年來最高 毒品是第一死因

人氣: 33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20年01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萍美國紐約報導)根據市府最近出台的報告,2018年7月到2019年6月底之間紐約市遊民死亡人數為404人,是2006年以來的最高值。在造成遊民死亡的前五大原因中,吸毒是第一位。

市衛生局的年度報告顯示,去年遊民的死亡人數比前一年增加了39%,也創造了自紐約市開始統計以來的死亡人數紀錄。在死亡的遊民中,60%死在醫院中,其餘死在街頭;前五個死因按順序是:毒品、心臟病、酗酒、未指明的事故以及癌症;還有10人被殺,15人自殺。

死亡的遊民中男性占多數,近八成,404人中313人是男性,91女性。

遊民死亡人數創紀錄和全市遊民的人數飆升息息相關的。儘管市政強調解決遊民問題,但是2019年的遊民人口達到了約八萬人,其中每天睡在收容所中的人約為64,000人,這也是紐約市的新紀錄。

「遊民聯盟」(Coalition for Homeless)組織在其網站上寫道,「現在每晚睡在紐約市收容所的遊民數量比十年上升了62%,單身多了142%。」

而且,遊民的來源也從有限地區擴大到全市範圍。2015年的時候,住到收容所中的遊民家庭絕大多數都來自於紐約市有限的幾個地區,但是現在遊民來自紐約市的每一個地區。

白思豪在2014年初上任時曾表示,紐約市的遊民人口是「不可接受的」,在他的任期「將不會發生」這種事情。公平地說,市政府多年來著實一直在想解決遊民問題,但是成效不大,其中採取的一些措施還受到批評者的詬病。比如2017年的「一次性補助計畫」(SOTA),即用補貼房東一年的做法,將紐約市的遊民送往外地安家。現在這個計畫受到新澤西以及其它州多個被紐約作為遊民接收城市的起訴。

遊民死亡報告出來後,公眾以及民權組織都批評市政府的遊民政策。「遊民聯盟」發言人西蒙(Jacquelyn Simone)對媒體表示,「這個報告可以用來提醒市長和州長,他們必須站出來解決住房需求。」

去年12月,市政府推出「六點」計畫,欲增加1,000個收容所床位以及1,000個永久住房等措施來解決遊民的住房問題,但是怎麼讓遊民住進去也是個困難。很多遊民寧願住街頭也不願意住進收容所,市政府對此沒有強有力的辦法。

所以有人把遊民危機歸咎於白思豪不像他的前任們那樣打擊破壞「生活質量」的犯罪,即用警察來執法,把遊民強行送進收容所或者監獄。

白思豪市府被認為更願意採取人性化的方式。市社會服務局表示,該局將利用這個報告改善服務,「從擴大對付藥物過量問題的培訓到把街道外聯人員增加到現在的三倍」。◇

責任編輯:李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