懼美國制裁 傳中芯國際瘋狂囤貨

人氣 6537

【大紀元2020年10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報導)大陸芯片製造商中芯國際因害怕美國對其制裁,正從美國、歐洲、日本等供應商購買關鍵商品,採購額超過了2020年的需求。

聽新聞:

(聽更多新聞請至「聽紀元」

據大陸「機器之能」消息,幾名熟知內情的業內人士透露,採購包括用於關鍵生產工藝設備,如蝕刻、光刻、晶圓清洗和測試機械,以及一年以上的消耗品部件,這些部件必須定期更換以保證機器的正常運行和日常操作的正常進行。中芯國際甚至正在與其它中國芯片製造商合作,建立此類零部件的共享儲備。

中芯國際已經建立了一個中央倉庫來存儲這些產品。

一名知情人士表示:「自今年初以來,中芯國際一直處於高度戒備狀態,當時業界意識到美國可能進一步限制華為的非美國供應商使用美國技術。」

一位來自美國芯片設備製造商的消息人士表示,中芯國際迫切希望囤積設備。該公司訂購的設備也超過了目前擴張計劃所需的數量。

消息顯示,因美國制裁的威壓,去年底,歐洲最大的芯片設備製造商艾司摩爾(ASML)向中芯國際發運一種先進的極紫外光光刻(EUV)芯片生產工具的交易已經被推遲。

因美國指控中芯國際和中共國防企業集團合作,有軍隊背景的中共院校研究人員按照中芯的產品要求來發展相應的技術。這些院校中有一所在2015年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出口黑名單,因其涉嫌設計用於模擬核試驗的超級計算機芯片。

9月25日,美國商務部告知美國計算機芯片公司,他們向中芯國際出口某些技術之前必須獲得許可。商務部在信函中說,對中芯國際(SMIC)或其子公司的出口「可能構成不可接受的風險,即最終被轉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共)的軍事用途」。

9月28日,中芯國際A股股價跌破50元,創上市新低。

中芯國際是中國最大、最先進的芯片製造商,也是中共扶持的大陸半導體產業路線圖上的關鍵角色。現在,中芯國際若因制裁無法獲得美國軟件和芯片製造設備,將給中國芯片產業帶來進一步的衝擊。

有評論表示,雖然中共撒錢9.5萬億人民幣扶植芯片企業,並喊出2025年芯片自給率要達到70%,但中芯國際最近才具備14納米量產能力,這遠遠低於台積電的5納米量產技術,中芯國際比台積電技術至少落後兩代,按照一代3年計算,其比台積電至少落後6至7年。

責任編輯:林詩遠#

相關新聞
美官員:政府考慮將中芯國際加入黑名單
美考慮制裁中芯國際 華為最後的希望恐破滅
或受美國制裁 中芯國際股價下跌20%
川普政府向中芯國際出重拳 實施出口管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