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左營護城河通水 再現台灣第一石城風貌

舊城東門城牆經兩次坍塌修復後,加上護城河通水,再現台灣第一石城水岸風貌。(方金媛/大紀元)
人氣: 217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20年11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方金媛台灣高雄報導)​高雄設州改制今年屆滿百年,左營舊城護城河通水歷史再造工程完工,並於11月2日舉行通水典禮。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從過去明朝、清朝到日治時期,高雄蛻變為現代化城市,尤其左營高鐵連結至後勁開發,到眷村文化保存、古蹟活化及見城計畫,不僅重建左營舊城,更重現歷史現場,左營發展指日可待。

左營舊城護城河11月2日舉行通水典禮。
左營舊城護城河11月2日舉行通水典禮。(方金媛/大紀元)

陳其邁說,護城河水系早期自高屏溪到曹公圳、蓮池潭,再往凹子底、愛河,希望未來逐步重建,讓河水源遠流長,持續講述舊城故事。護城河通水後,樹木和古城互相輝映,再現台灣第一石城水岸風貌,也讓左營舊城成為高雄觀光新門戶。

他說,勝利路空中馬道串接龜山和蓮潭,是見城計畫最後一哩路,三公里漫步穿越三百年城市,希望文化部與高市政府攜手一起完成。

文化部蕭宗煌次長出席典禮表示,高市獲文化部核定見城計畫與興濱計畫,工程均如期如質完成,是再造歷史現場二大示範計畫。目前文化部正在審核前瞻2.0計畫,未來會持續支持高雄再造歷史現場經費。

文化局表示,市府自2017年起推動左營舊城見城計畫,經過三年多努力,陸續完成見城館啟用、見城大戲展演、啟動公眾考古計畫、建置南門口公園,進行東門段及北門段國定古蹟城牆修復工程等。

其中舊城東門城牆在2008及2016年因颱風豪雨二次崩塌,原因為護城河水滲蝕所致。在見城計畫啟動後,護城河與城牆一併修復,睽違12年後再次通水,另東門護城河及南門口公園同步開放,讓民眾漫遊舊城,感受歷史現場再現魅力。

此外,北門段及鎮福社修復工程也將於2021年完成,後續將進行西門段城牆遺構修復、五段殘蹟修復、南門廣場營造與東門銜接計畫工程、勝利路空中馬道串接工程,左營舊城未來將展現磅礡城池氣勢。◇

責任編輯:筱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