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2020嘉市國際石猴創作 滙聚國際石雕家藝術能量

參與2020嘉義市國際大型石猴創作營的石雕藝術家張家銘。(嘉義市政府提供)
人氣: 73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20年02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擷瓔台灣嘉義報導)藝術家瞬間的記憶具象化,表現在一座座大型的石雕上,「2020嘉義市國際大型石猴創作營」,已經進入最後衝刺階段12-27日,不僅美麗的石雕藝術品逐漸成形,藝術家之間交流、對嘉義市的情感也越來越密切濃厚,來自南投埔里的張家銘深有所感,也非常高興能夠來到嘉義市與國內外大師現地創作。

張家銘的作品「猴王」已逐漸顯露王的氣勢。
張家銘的作品「猴王」已逐漸顯露王的氣勢。(嘉義市政府提供)

創作營的概念就是在一定的時間內,在特定的場域完成作品。問張家銘說,十幾天都「宅」在舊菸葉廠會不會覺得受限制,張家銘說,完全不會!而且前往一個陌生國度或不熟悉的城市現地創作是一種非常珍貴的體驗,石雕藝術家都很珍惜。張家銘解釋,原因很簡單,石雕因為龐大的體積與重量的限制,在以往很難跨出國門,「想想看要讓自己的大作品海運或空運到國外參展,要花多少錢。」而現地創作完全打破了這樣的框架,讓石雕藝術家只需要帶著工具,就可以走出家門,探索無限的可能。

張家銘說,不同國家盛產著不同石材,現地雕刻又可以跟各國石雕藝術家面對面的切磋交流,看似「鎖在」當地十幾天,但其實卻是藝術創作的解放與全新的刺激。

 來自南投埔里的石雕家張家銘分享與國際友人現地創作的珍貴心得。
來自南投埔里的石雕家張家銘分享與國際友人現地創作的珍貴心得。(嘉義市政府提供)

張家銘說,石材的特殊性對於石雕家是可遇不可求的,而現地創作開啟了這個可能;再者一群石雕家在一起,大家一起相互討論不同的雕刻技巧,還會「好物開箱」相互分享哪種切割、鑿雕工具好用,當然更會在創作的過程相互觀摩,這種「練功」非常可貴。此外,碰到超級合拍又熱心的夥伴,更能引介出跨出國門的藝術品展售通路。

除了個人之外,石雕現地創作也有著美學輸出的能量。張家銘解釋,現地創作的石雕作品會留在當地,特別是石雕,可以長長久久到百年,想想看台灣石雕家的作品可以在國外百年,讓更多人透過石雕與台灣美學藝術連結,這就是一種文化的輸出、藝術能量的展現。現地不僅是right now,其實也跨越了時空。

經過十幾天的刻磨,石雕作品已經到達收尾階段,準備迎向精彩。71歲澳洲阿公藝術家Silvio Apponyi作品「友誼」已經要完成,兩隻猴子緊緊依偎的感情很好。張家銘的作品「猴王」也逐漸顯露王的氣勢,被問是否可以摸摸雕刻中的猴王,張家銘非常歡迎,他說石雕是很近人的,不僅是看、石雕更希望大家用手來感受或著滑順如絲或坎坎坷坷的觸感,靠近石雕、用觸覺感受,會更能感覺到大自然、土地與我們的連結。

2020嘉義市國際大型石猴創作營即將在27日上午11點舉行閉幕式,歡迎市民朋友與藝術家一起來,感受石雕藝術滿滿的生命力。◇

責任編輯:筱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