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加大施陳景虹抗攝護腺癌臨床實驗獲進展

人氣 41

【大紀元2020年03月07日訊】南加州大學(USC) 藥學院傑出教授施陳景虹(Jean Shih)率領的研究團隊,所研發的抗攝護腺癌藥物單胺氧化酶(MAO)抑制劑苯乙嗪(Phenelzine),在進行的復發性攝護腺癌治療的首次臨床試驗獲得重大的突破,有超過一半的參與者攝護腺特異性抗原(血液中循環的攝護腺癌生物標誌物,被稱爲PSA)水平出現明顯的降低。這項研究結果將在轉用抗抑鬱藥,作為復發性攝護腺癌的療法思路上,提供了一個新的可能性。

MAO抑制劑首次臨床試驗

施陳景虹的研究團隊成員,包括勞倫斯埃里森轉譯醫學研究所的醫學腫瘤學家和研究主管米歇爾‧格諾斯(Mitchell Gross)。施陳景虹表示,他們已經合作多年,目的是將研究成果從實驗室導入臨床。而這次的臨床實驗結果顯示,已使用數十年的抗抑鬱藥(MAO抑制劑)轉用於對抗攝護腺癌,在幫助手術或放療後復發的患者中露出曙光。

施陳景虹是來自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USC的傑出教授(University Professor),藥學院的藥理和藥學專業的Boyd P.和Elsie D. Welin教授,也是USC藥學院USC-臺灣轉譯研究中心(USC-Taiwan Center for Translational Research)的主任,曾兩次獲得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最高榮譽的MERIT獎。

施陳景虹說,她研究MAO已超過四十年,這項研究是MAO抑制劑在癌症患者中的首次臨床試驗,有超過半數的參與者的PSA水平顯著的降低,對復發性攝護腺癌患者有效並且副作用較小,這代表了潛在的一個新治療方向。

米歇爾‧格諾斯除了在埃里森研究所(Ellison Institute)任職外,也是南加州大學凱克醫學院(Keck School of Medicine of USC)的臨床醫學副教授,以及南加州大學諾里斯西區癌症中心(Norris Westside Cancer Center)的研究主任。他表示:「如果我們的發現得到證實,這將為患者避免標準療法的不良副作用提供一條新途徑。」

MAO抑制劑的功效

施陳景虹指出,在美國,攝護腺癌是男性中僅次於皮膚癌的第二大常見癌症,每年診斷出174,000個病例;對於大多數患者而言,攝護腺癌可通過手術、放療,或兩者結合的治療方案。她說,手術後,患者的PSA應該接近於零,但在大約三分之一的患者中,PSA水平會再次升高,顯示癌症已經復發。目前醫學界使用的「荷爾蒙療法」,是復發性攝護腺癌的標準療法,但是它有嚴重的副作用,會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

施陳景虹的研究團隊在過去對於MAO抑制劑的研發,已獲得極大的成果。她表示,MAO抑制劑可通過調節大腦中5-羥色胺(Serotonin)和多巴胺(Dopamine)等神經遞質的水平,來治療抑鬱症及其它腦部的疾病。但是它也會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例如,使用該藥物時需改變飲食,並仔細避免藥物相互作用,以防止出現嚴重的副作用。

至於MAO抑制劑是如何幫助攝護腺癌患者的呢?施陳景虹說,在攝護腺癌中,MAO抑制劑會破壞雄激素受體信號傳導——攝護腺癌的主要生長途徑。他們先前對動物和人類攝護腺癌細胞的研究中顯示,MAO抑制劑能降低攝護腺癌細胞的生長和擴散。

MAO抑制劑已獲得FDA批准

由於MAO抑制劑苯乙嗪已經獲得FDA的批准,因此研究人員能夠快速設計和實施一項試驗研究,以測試該藥物對抗癌症的能力。在這項研究的過程中,施陳景虹表示,研究人員招募了20位接受過攝護腺癌治療且PSA水平升高的參與者,他們每天接受兩次MAO抑制劑苯乙嗪治療達12週,結果顯示,有55%病人的PSA下降,其中五人的PSA水平下降了30%或更多,當中兩人更是減少了50%或更多。她說,這項研究主要缺陷是因經費有限,所以參與人數較少及缺乏對照組。

未來,施陳景虹計劃將擴展此研究,對更多病人進行治療,並更進一步探討此藥物對於抑制前列腺癌生長及轉移的療效。此外,她已發展出第二代的MAO抑制劑並獲得了專利,該抑制劑接合一種顯影物質,可以幫助醫生診斷及查看癌症在哪裡擴散。◇

責任編輯:李欣

 

 

相關新聞
陳景虹12日演講「大腦、基因、行為」
南加大施陳景虹團隊 治癌研究新突破
陳景虹教授30日講「醫藥研究的新發展」
南加大施陳景虹攝護腺癌研究再突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