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疫情當前兒科醫師溫柔專業力量守護兒童健康

人氣: 16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20年05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兒童感染科教授邱政洵指出,疫情爆發後,為避免感染,很多家長不敢帶孩童來醫院看診,有些家長帶孩童來門診,也可以感受到他們的緊張和擔憂。這些狀況都可以理解,不過站在兒科醫師立場,還是要提醒家長,當孩童有症狀出現時,仍應儘快送醫診治,千萬不要延誤時機,該接受的預防接種或生長發育評估等也應持續進行。

這段艱辛漫長的疫情期間,兒科醫師用溫柔而專業的力量持續守護兒童健康。(桃園林口長庚醫院提供)

最近美國疫情非常嚴重,美國的衛生單位也注意到,很多家長不僅不敢帶生病的孩童來醫院看診,甚至對兒童生長與健康最重要的疫苗接種及生長發育追蹤的門診,許多家長也選擇缺席。因為在未來疫情受到控制之後,原本可以靠著疫苗而控制的其他傳染病如麻疹、百日咳等,恐怕會趁機崛起,這將嚴重威脅到孩子的健康。

醫院站在維護國人健康的第一線,為阻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不只對看病、探病做分流與管制,針對專門提供兒童醫療服務的兒科病房,提出分艙分流計畫,超前部署。

邱政洵指出,以長庚醫院為例,這段時間,兒科除了新生兒加護病房及小兒加護病房持續提供重症醫療服務外,也將兒科病房依分艙分流觀念,劃分成紅、黃、綠三個顏色的區塊。紅區是負壓病房區,用來收治高度懷疑或確診的病童;黃區為檢疫病房區,用來收治有發燒咳嗽及下呼吸道感染的病童;綠區則是用來收治因其他疾病而需住院治療的病童。透過這種分流分區照顧的做法,在疫情期間可以持續提供完整而高品質的兒童醫療照護,如果遇到疑似個案,也能利用黃區或紅區病房,及時給予病童適當的隔離和檢測。除了病人的分艙分流,我們也擬定醫護人員不得跨區、跨棟照護,就連清潔人員都有清楚的區域範圍,以落實感控工作,全面防堵院內交叉感染。

從今年一月底以來,林口長庚醫院兒科已通報約180個案,全部檢測結果都是陰性,沒有任何新冠病毒的感染。在疫情期間,兒科醫師除了提高警覺,根據病患的旅遊、家庭及接觸史,隨時注意有無可疑的病患,另一方面也兢兢業業,持續地針對各種不同專科的病童,如各種兒童癌症、慢性神經系統疾病、慢性肺部疾病、新生兒或早產兒疾病,提供最完善的醫療服務。林口長庚醫院兒科在這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中,持續作為桃竹苗地區基層兒科醫師的後盾,給予兒童重難症的諮詢轉介。例如最近治療一位轉介的新生兒,出生後發生嚴重的骨膜下出血,由於極為少見,經過新生兒、血液科醫師抽絲剝繭,終於發現這是一位先天性血友病的病患,終能讓病人能夠得到及時而且精準的治療。◇

責任編輯:英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