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研究:失業率影響兒虐事件 有遞延現象

人氣: 14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20年07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賴玟茹台灣台北報導)林口長庚醫院兒保團隊最新研究發現,台灣兒虐發生率與失業率相關,且有明顯遞延現象,也就是失業率會影響至下一年的兒虐發生率。對此,長庚團隊呼籲,應該強化鄰里在兒少保護網的角色,推廣兒少保護教育,以降低兒童受虐機會。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一般醫學科醫師辛宜臻表示,回顧2007~2009年金融海嘯經濟大衰退期間,美國兒虐案件激增,多家兒童醫院接獲的兒童受虐性腦傷增至近兩倍。事後有研究發現,兒虐率與當時失業率密切相關。

為找出影響台灣兒虐的風險因子,林口長庚兒少保護中心團隊2018年進行兒虐發生率與社會經濟醫療等因素的相關性研究。

研究顯示,這12年間台灣共有161,183位兒童遭受不當對待,平均每年發生13,431例,每天就有36個不幸個案。台灣的兒虐發生率整體呈現緩升趨勢,從2004年平均每萬名兒少人口有14位受虐,到2015年為每萬名23.4位受虐,2012年一度達高峰,每萬名有43位。

進一步分析發現,失業率增加的地區,兒虐的發生率也會增加,且有遞延現象,也就是失業率會影響至下一年的兒虐發生率。辛宜臻醫師推測,部分原因可能是台灣失業給付最長可達6~9個月,緩衝了前幾個月的失業衝擊,接下來若持續失業,借貸負債,或再就業適應的壓力,長期累積下,造成兒虐遞延現象。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一般醫學科主任李嶸表示,據以前的觀察,每年都會有一例嚴重虐待致死案例,但最近兩個月已經發現兩例,其中一例發生在5月中,個案為一名5個月大的男嬰,到院已經心臟停止,經過搶救有恢復生命跡象,但最後仍不幸去世。到院時其父母只說小朋友的頭被櫃子撞一下,沒想到經過調查後發現,其父母的工作不穩定,這名小朋友有很嚴重的受虐性腦傷,加上視網膜下方有出血、頸椎也有受傷。

責任編輯:呂美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