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利用中微子探測超新星演化細節

人氣 166

【大紀元2020年07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笛睿編譯)近期一份發表在預印網arxiv.org的研究推測,從超新星爆發事件的前夕到爆炸的整個過程,每個階段產生不同類型的中微子。

科學家認為,恆星即將爆炸發生超新星事件的前夕,將放射大量的中微子,在恆星內部發生的爆炸推到表面之前,中微子將先穿透恆星來到恆星的表面,因此,理論上在超新星爆發前夕,在地球上應該可以先偵測到中微子爆發。

近年來很多天文學家都認同這樣的理論,也就是說認為中微子在超新星事件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因此認為中微子觀測可以作為了解超新星事件細節的有效途徑。

但是探測中微子並不容易。

位於南極的冰立方中微子觀測站(IceCube)就是其中一個觀測設施,在漆黑的南極冰層以下2,450米深的地下,埋著多個探測器,足可見中微子多麼難以捉摸。

科學家從1987年超新星SN1987A爆發的觀測數據,得到一些信心。

在觀測到SN1987A爆發亮光之前的兩三小時,三個中微子觀測臺都探測到中微子輻射。儘管科學家認為超新星爆發將輻射大量的中微子,但是三個觀測臺一共只探測到25個中微子。這體現了當代科學技術探測中微子的難度。

那次的探測,促生了「中微子天文學」,並推測一個理論,稱超新星爆發事件中99%的能量來自中微子輻射。

現在的中微子探測器比1987年有了些進步。科學家都在熱切地等待遇到下一次超新星爆發事件,希望捕捉到從爆發前夕一直到爆發的整個過程。科學家估計,如果今天再遇到SN1987A事件那樣規模的超新星爆發,現在的儀器可以探測到的中微子數量將達到五萬個。

而且,科學家認為不僅是在爆發前幾小時,應該在爆發之前幾天就能偵測到中微子。

這份新研究中,科學家模擬一顆質量為太陽15倍的恆星發生超新星爆發的情形。從模型中發現,從超新星事件不同階段發出的中微子,其亮度並不相同。

超新星爆發事件過程中,中微子輻射的密度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他們的模型演化的情況是,恆星內核開始坍塌的時候,將先產生電子中微子,隨後高溫的中子內核再產生其它類型的中微子。天文物理學家認為,絕大部分的中子將離開恆星,但有1%的中子將能量作用於恆星的外層。這些能量導致最後恆星被摧毀的災難性後果。

研究者稱,這些模型有助於他們在遇到下一個超新星爆發事件的時候,更有針對性地進行觀測。◇

責任編輯:朱涵儒

相關新聞
歐洲核子中心稱中微子超光速或存在誤差
確認銀河系外中微子 天體在最激烈活動
第四「味」中微子呼之慾出
天文學重大突破 中微子觀測更能認識宇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