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醫材價差大 消基會籲公布診所名單 陳時中:先以輔導來做

消基會8日召開「嚇死人的醫療特材價差 民眾知的權利不容被犧牲]記者會,並呼籲政府的政策不能做半套,應該確實公布「八大類特材自付差額極端值」與「示警特約診所名單」,才能還給民眾知情權、選擇權。(賴玟茹/大紀元)
人氣: 77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0年09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賴玟茹台灣台北報導)健保自付差額八大類特材管理制度日前引發爭議,衛福部健保署最後因醫界強烈反彈,最後宣布廢止核定費用上限新制,沒想到8月24日健保署就立即公告自付差額特材極端值管理內容,並宣布9月起實施。對此,消基會8日呼籲,政府的政策不能做半套,應該確實公布「八大類特材自付差額極端值」與「示警特約診所名單」,才能還給民眾知情權、選擇權。

為了解民眾自付差額品項使用情形及醫院收費情形,消基會針對「健保署醫材比價網」所公布的內容進行調查,其中,針對同一品項、功能及品牌的醫材,在同類型特約醫療機構(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方醫院、基層診所)價格,並各取最高及最低費用的對照組,計算價差,並根據價差高低進行排序,各取前15組資料,列出價差排行,進行分析。

消基會秘書長吳榮達指出,調查發現,五類健保自付差額醫材中,生物組織心臟瓣膜的價差最大,前三名醫療院所價差介於92,500~62,726元,其次,也發現臺安醫院有多達三款的人工心律調節器、四款冠狀動脈塗藥支架醫材售價進入前十五大價差排行,也是這次調查極端價差醫材件數最多的醫療機構,最後,人工心律調節器、生物組織心臟瓣膜、冠狀動脈塗藥支架等三類極端價差醫材排行,近五成醫療院所屬於區域醫院,人工水晶體則以基層診所居多,占86.7%。

吳榮達最後強調,「就醫治療權」是每位消費者的基本人權,上述的五類自付差額醫材價差排行,同醫材在同級醫療院所售價差異很大,存在醫病關係不平衡,醫材資訊不透明、資訊認知的不對等的情形,呼籲政府應全面性檢討自付差額醫材收費亂象,制訂差額上限值,保障全民享有公平合理的醫療服務。

對此,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組長黃兆杰則是表示,醫療極端值新制在9月1日上路後,健保署就已經發函給超額醫院,要求醫院要在9月底前調整價格,或說明事由,主要是若醫院是因醫材缺貨,而高價買進進而造成超標,尚未了解情況就開罰「有失公允」,他呼籲,外界能夠先等等,讓醫院有解釋時間,另若期限內都沒進行說明,也不更動價格,屆時就會用適當法條開罰。

衛福部長陳時中8日受訪時則是表示,將會先用輔導的方式來做,並希望能夠讓衝擊越小越好,以能夠達到效果為目標。

責任編輯:王愉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