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竹市72年三合院變身國小教室 獲全國美感特優

新竹市長林智堅8日也親自到三合院教室,與陽光國小的孩子上一堂台語鄉土課。(竹市府提供)
人氣: 196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0年09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倩玉台灣新竹報導)新竹市陽光國小校園內保留一座具有72年歷史的「陽光三合院」,由設計師與學生共同發想規劃,將老建築改造為「三合院教室」,院前廣場打造成遊樂場,融入竹編藝術,更利用特色教育開設藍染課程,今年獲教育部美感再造計畫特優,從全台學校中脫穎而出名列全國前三,更是特優獲獎名單中唯一在都市裡的學校。

新竹市長林智堅8日也親自到三合院教室,與陽光國小的孩子上一堂台語鄉土課。他說,自己小時候就住在三合院,有熟悉的感覺,內部許多裝潢像是木製床架、客廳擺設等,都再再喚醒他的兒時記憶,讓他非常懷念。此次三合院改造,將廢棄花圃變身孩子最愛的沙坑,新設了玩耍後可以清洗的洗手台與洗腳池,升級三合院的新出入口,廣場前空間重整,讓孩子可以在古色古香的三合院上課,在寬廣的院前廣場奔跑,在竹編廊道探索生態,上學充滿無比樂趣。

在72年歷史的「陽光三合院」內擔任台語鄉土課教學的陳守道老師。
在72年歷史的「陽光三合院」內擔任台語鄉土課教學的陳守道老師。(林倩玉/大紀元)
新竹市陽光國小將老建築改造為「三合院教室」,院前廣場打造成遊樂場,融入竹編藝術,更利用特色教育開設藍染課程,今年獲教育部美感再造計畫特優。(圖中:新竹市長林智堅)
新竹市陽光國小將老建築改造為「三合院教室」,院前廣場打造成遊樂場,融入竹編藝術,更利用特色教育開設藍染課程,今年獲教育部美感再造計畫特優。(圖中:新竹市長林智堅)(竹市府提供)

陽光國小校長吳淑雯表示,21年前陽光國小徵收校地時就有這棟老宅,當時非常殘破,屋頂也不見了,於是找了許多專業人士討論並將其修復。如今21年過去了,修復後的老宅又漸漸老舊,燈光昏暗、電力線路雜亂、動線也不佳,未能做為學習空間使用。107年陽光國小獲教育部美感環境再造計畫經費的補助,由建築師林志成擔任顧問,與學生共同討論、實作。除保留、改造三合院,更將一旁的「香蕉廣場」打造成專屬孩子的遊戲場,還邀請竹編藝術師蘇素任,帶領學童動手打造竹編廊道,並新設樹下平台作為展演空間,讓生活、教育與美感共存。

107年陽光國小獲教育部美感環境再造計畫經費補助改造三合院,獲教育部美感再造計畫特優,從全台學校中脫穎而出名列全國前三。(陽光三合院外觀)
107年陽光國小獲教育部美感環境再造計畫經費補助改造三合院,獲教育部美感再造計畫特優,從全台學校中脫穎而出名列全國前三。(陽光三合院外觀)(林倩玉/大紀元)
陽光三合院一隅。
陽光三合院一隅。(林倩玉/大紀元)
陽光三合院內一隅。
陽光三合院內一隅。(林倩玉/大紀元)
陽光三合院內教室一隅。
陽光三合院內教室一隅。(林倩玉/大紀元)
陽光三合院一隅。
陽光三合院一隅。(林倩玉/大紀元)

陽光國小學務主任田又方說,陽光三合院原是一位鄭阿嬤的家,後來該地做為學校用地,初期阿嬤還時常回到三合院老家種菜,就像自己還住在這裡,許多學童看到阿嬤也會親切上前和她說話。在校方牽線下,阿嬤回到學校和孩子講述三合院的故事,透過與孩子的互動,阿嬤發現自己的家成為孩子最棒的學習場域,也成為最有人情味的校園風景,現年80多歲的她至今仍時常回來看看孩子、看看三合院,感受這個永遠有新故事的老地方。

責任編輯:王愉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