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賞菊在長木 話中國古老菊花栽培技藝

人氣 57

【大紀元2021年11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鷺青費城報道)正值深秋,適逢賓州長木公園的「秋之色」菊花藝術節,園內菊香醉人,各種扎作菊藝造型爭奇鬥豔,為遊客帶來了一場藝術視覺盛宴。

一進入東展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黃色半球型的大立菊,遠觀花團錦簇且造型別致,細看花朵晶瑩剔透、裱扎列序整齊。這是今年展出的最大的菊藝造型—一棵菊株開出300朵花,令人嘖嘖稱奇。與大立菊相媲美的還有矮株型乒乓菊,紫色乒乓菊繞大立菊的底部而植,黃紫相間排列有序,整個布局格外典雅,真可謂秀色可餐!

2021年11月,賓州長木公園「秋之色」菊花藝術節期間溫室內綻放的菊花。 (新唐人視頻截圖)

據悉大立菊的栽培和裱扎技藝源於中國古代。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夏商時代,古人就把野菊用於調味、飲用、釀酒及藥用。到唐宋時期,多姿多彩的菊花也就順理成章的成了觀賞花卉。宋代的范成大在《范村菊譜》中寫道:「……吳下老圃,伺春苗尺許,時掇去其顛,數日則歧出兩枝,又掇之,每掇益岐。至秋則一干所出數千百朶,婆娑團植如車蓋薰籠矣。……」這寥寥數語就記載了:對菊花的花蕾進行多次摘心,促其在側枝上長出雙倍的花蕾,經數月之後,一棵菊株便長出數千百朵花,故稱「滿樹繁花獨一枝」。從菊花的栽培技藝來講,菊株的培育需要嫁接、扦插、防蟲、施肥、灌水及花期控制等繁瑣的技術處理,展出前再裱紮成風格迥異的造型。

2021年11月,賓州長木公園「秋之色」菊花藝術節展廳內黃色半球型的大立菊。(新唐人視頻截圖)

當你步入主展廳,為數可觀的黃色菊藝造型格外醒目。今年展出的作品有:立於地上的雨傘造型、浮雲造型、扇形、寶塔造型。有掛在牆上的窗簾造型,還有垂掛在天花板上的淚珠造型和球型等。這些菊藝造型選用的是花朵小,色彩豔麗並枝條堅韌的品種。菊珠的栽培需要6至8個月。還有多品種的「獨本菊」,菊株的培育期長達一年,這期間經過多次摘心和剪除側枝,最後只留一個植株,以便集中養分,這樣就形成了一株一花的獨特美。此種菊花菊株高約70厘米,花徑長約在20厘米至25厘米之間,可謂花大色豔,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徜徉其間遊客無不讚歎長木公園園藝師的匠心獨運。長木公園傳媒部經理Patricia Evans 告訴我們:「長木公園的園藝師們已經培育出了215個品種系列。今年我們只從中精選出13個品種進行栽培,然後再衍生出40個不同的品種,用於展覽。」

相傳在唐朝(或許更早的時候),豐富多彩的菊花品種與菊花栽培技藝就從中國傳入朝鮮,然後從朝鮮傳入日本。如今,日本的園藝師已經培育出了一個適合日本地理環境生長並有著自己本土文化特色的菊花系列品種。長木公園傳媒部經理Patricia Evans:「長木公園擁有全美最好的園藝師,近幾年來,我們常聘請日本菊花栽培專家到此做現場指導,我們的園藝師也經常被派到日本學習。」

長木公園菊花的栽培成功可追溯到約一百多年前,當第一個大立菊栽培成功時,原花園主人皮爾•杜邦先生不僅開香檳慶祝,並且還邀請親朋好友前來觀賞,一時竟車水馬龍,人們爭相目睹了這個花中奇葩。從1921年開始,長木公園的菊展正式對外開放。一百年來,長木公園的園藝師們不斷地研習中國的古老菊花栽培技藝,培育出紛繁多姿的菊花品種用於展覽。1981年以後,菊花展就更名為當今的菊花藝術節了。

責任編輯:王瑂

 

相關新聞
新澤西週末好去處(10月10日 – 11月1日)
長木公園菊花展
為室內植物補充光照 植物生長燈介紹
8種適合種在菜園的花 好看好吃還能驅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