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年後高齡長者達55萬

羅致光形容「高齡海嘯」急速而至 政府需推動「樂齡科技」發展

人氣 9

【大紀元2021年11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葉澤宇香港綜合報導)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7日發表題為「樂齡科技如何從概念到落實」的網誌,提及20年後香港85歲或以上的「高齡」長者會急升至55萬人,「高齡海嘯」十年後會急速而至,所以要在今天作好準備。他認為,政府需要透過與非政府機構、科研機構、以至整個創科產業鏈的合作,加上利用巿場的力量,才能更有效面對未來高齡海嘯的挑戰。

羅致光表示,直至2021年年中,全港約有22.4萬名85歲或以上的「高齡」長者,10年後微增至27.7萬名,但預計20年後會急升至55萬名,40年後更升至83.6萬名。他解釋,高齡海嘯今天還未到,但十年後便會急速而至,所以要在今天作好準備,應對高齡海嘯對醫療系統及安老服務帶來的挑戰。

羅致光認為,透過應用創新科技加強對長者服務提供者的支援,是整體安老策略重要的一環,亦是他多年來在安老政策長遠發展中致力推動的重點。政府自2017年起,聯同社聯及香港科技園每年舉辦「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峰會」,旨在展示本地及海外的創新產品及意念,並為各持份者提供一個協作平台。剛於6日結束的第五屆峰會,有160多個參展單位展出超過600款樂齡科技產品及方案,超過31,000人次入場參觀。

羅亦提到,政府於2018年年底撥出十億元設立「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至今批出超過3.8億元,資助超過1,300個安老及康復服務單位購置或租用近萬件科技產品,減輕護理人員的負擔。

在2019年8月他曾聯同社署、社聯等到日本東京考察當地對人口高齡化的策略,其中兩個重點就是樂齡器材的租用服務,以及長者優質食物服務。他對社聯及各持份者表示感謝,指兩者已經在香港成功「落地」,包括在上月啟動的賽馬會「a家」樂齡科技教育及租賃服務中心,及有越來越多供應商為有需要長者提供中西口味的照護食(軟餐)產品。

最後,羅致光表示,希望更多初創人才放眼樂齡科技研發,未來能夠締建一個真正有規模和選擇的銀髮市場。而政府需要透過與非政府機構、科研機構、以至整個創科產業鏈的合作,加上利用巿場的力量,才能更有效面對未來高齡海嘯的挑戰。◇

責任編輯:李薇

相關新聞
環保團體籲港府牽頭回收舊傢俬
渥京將率先取消聯邦僱員65歲退休
卑省府宣布防止長者受虐計畫
新北市獲選全球最佳電子化政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