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建鐵絲圍籬致50頭水牛暴斃 陽管處決策草率遭糾正

陽明山擎天崗水牛群去年底頻傳死亡,監察院指出,陽管處忽略水牛遷徙避冬習性施設圍籬,但後又拆除的決策過程草率、虛耗公帑。((Ianbu/維基百科))
人氣: 31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21年12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袁世鋼台灣台北報導)陽明山國家公園2020年底發生野生水牛暴斃案,監察委員趙永清、王麗珍、賴鼎銘調查,陽管處忽略水牛遷徙避冬習性,於2019年斥資297萬元設置鐵絲圍籬,截至今年2月止共導致50頭水牛死亡,事後又耗費27萬餘元拆除,有決策輕率的疏失,因此提案糾正。

調查報告指出,依歷史資料顯示,陽明山地區自清末即有牛群放牧,日治時期曾於擎天崗、冷水坑、七股山地區設置大嶺峠牧場,供鄰近農戶農閒時寄養耕牛,台灣光復後則輾轉由台北市農會經營陽明山牧場繼續辦理寄養業務,直到2016年停止經營後,剩餘牛隻在當地自然繁衍形成無主野化水牛群,長期與山林共存。

監委們調查發現,陽管處於2019年以修復早期台北市農會原有設置封閉圍籬為由,未徵詢專家學者、保育團體及社會大眾意見,即斥資297萬元在擎天崗地區施作刺鐵絲圍籬,忽視早期有專人管理牛隻、水牛於冬季有遷徙避寒習性等情形,導致2020年冬季發生水牛大量死亡事件,截至今年2月止,共有50頭水牛死亡。

而事後陽管處為使牛隻順利度過寒流,又耗資27萬4千元將東、南側圍籬全面拆除。監委們認為,陽管處決策過程流於輕率,加上興建圍籬時的費用,虛耗公帑合計共230萬9千元,核有疏失,因此提案糾正;調查報告於11月16日經監察院內政及族群委員會審核通過。

調查報告也提到,水牛的健康與容受力易受棲地條件、氣候因素影響,此案突顯陽管處欠缺瞭解、少有研究,後續應從國家公園宗旨、動物福利及文化景觀等面向,對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的無主野化水牛慎審研議並進行相關研究,並據以決定將水牛移地安置或續留。此外,冬季氣候不佳時,陽管處應基於人道關懷,對於弱勢水牛提供緊急救護。◇

責任編輯:玉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