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嘉市興嘉國小從科技出發的英語教學

Ben與學生何睿寓(右)及陳嵩翰(左)。(嘉義市政府提供)
人氣: 15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21年02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擷瓔台灣嘉義報導)用手做實物來學習語言,手腦並用可獲得更深刻記憶,進入應用英語的範疇,嘉義市興嘉國小國際英語學院美籍教師Ben結合他的科技專長,教導學生做電流急急棒及垃圾感測器,除了用英文敎授電極如正、負極的基本知識、英文單字外,還與學生一起討論設計出垃圾感測器,偵測該校五年級學生8個班級一週的垃圾量,鼓勵同學減少垃圾,寓教於樂,且讓知識與技能「從做中學」,學習更加深刻。

垃圾感測器。
垃圾感測器。(嘉義市政府提供)

在興嘉國小擔任美籍老師三年的Ben表示,在STEAM教育裡進行專題式學習 (Project Based Learning),讓學生學習如何「解決問題」,老師的角色為引導者,不會告訴他們應該怎麼做,雖然台灣的學生大多剛上我的課很害羞,不敢開口講,但是他們必須完成手作的課程,手作過程有問題就會嘗試開口講,這也就是英文整合其他學科知識,使得在學習上更加有意義 (meaningful)。

垃圾感測器。
垃圾感測器。(嘉義市政府提供)

雖然每個學生的英文程度不同,例如有些學生可能只聽得懂20%,但是他們知道在做什麼,所以他們不僅能習得科技知識,而且在大量的沉浸下,英文就會慢慢進步。

玩電流急急棒。
玩電流急急棒。(嘉義市政府提供)

原來本科讀商的Ben表示,「我對科技很有興趣,很喜歡手做東西」,起初開始會動手做東西是因為家裡的熱水器用太多電量,每月電費太多,所以上網查詢想用網路關掉它,後來成功解決問題,得到成就感,從這時候就開始自學有關科技、程式的知識,這跟在STEAM課程中,引發學生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的能力相同。

科技融入英語教學。
科技融入英語教學。(嘉義市政府提供)

自學科技Python程式的他,還用Python設計出「選組功能」的程式,只要學生一摸「臭豆腐道具」就會開始跑程式,聲光效果下,隨機在螢幕上選出組別,非常有趣;此外,在播音室為了方便老師錄音,他還設計出一按遙控器就會開始錄音的程式,不用主播台、電腦兩邊跑,節省很多時間。

臭豆腐道具用來隨機選組。
臭豆腐道具用來隨機選組。(嘉義市政府提供)

曾在興嘉國小五、六年級上過Ben老師的課,現為民生國中一年級學生的何睿寓表示,為了減少學校的垃圾量,我們這組四人腦力激盪後與Ben老師討論,後來在垃圾桶蓋上裝上迴聲感測器,只要有垃圾投入就會被記錄下來,之後垃圾投入量的資料會傳至電腦上形成長條圖,呈現每個班級一週的垃圾量,結果垃圾量變少許多。

製作電流急急棒。
製作電流急急棒。(嘉義市政府提供)

上Ben的課很有趣,因為我們會一起玩電流急急棒,就是鐵線正負極通電後,用棒子上的圓圈通過鐵絲,只要圓圈碰到鐵絲,蜂鳴器就會叫,而且我們會看有趣的科技影片如感測器、程式設計,Ben也會教如何使用Arduino等。

播音室的遙控錄音設備。
播音室的遙控錄音設備。(嘉義市政府提供)

教育處表示,108課綱強調多元探索及學習力的培養,當知識走進生活裡,學習變得更有趣,學生將更投入,這次興嘉國際英語學院寒假育樂營把STEAM當作課程核心,藉由Science (科學)、Technology (科技)、Engineering (工程)、Art(藝術)與Math (數學),透過親自動手作食物及科技的連結,學生手腦並用,讓知識與技能透過手作過程學習更加深刻,寒假育樂營甫一開放報名,名額隨即「秒殺」,非常搶手。

學生學習作電流急急棒。
學生學習作電流急急棒。(嘉義市政府提供)

責任編輯:李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