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共審康明凱案拒外交官旁聽 被指違反國際法

3月22日,加拿大前外交官康明凱(Michael Kovrig)的相關案件在北京閉門開審。多國外交人員被拒絕進入法庭旁聽。(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人氣: 197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1年03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周行多倫多報導)加拿大前駐華外交官康明凱(Michael Kovrig)案週一在北京開庭審理,結束後無判決。加拿大外交官要求旁聽被拒,有專家認為,中方此舉違反國際法。

據Global News報導,加拿大全球事務部說:「根據我們的雙邊領事協議條款,中方有義務讓加拿大領事官員出席對加拿大公民進行的庭審。」「我們對這些訴訟程序缺乏透明度深感困擾」。

喬治華盛頓大學中國法律專家兼法學教授克拉克(Donald Clarke)在中國收藏(The China collection)上發文表示,中方拒絕加拿大領事出席康明凱和斯帕弗的庭審,明顯違反了《加拿大-中國領事協議》。

克拉克在文中稱,中方以涉及國家機密為由拒絕加拿大外交官出席庭審,但是,「任何拒絕出席均違反了該協議」。

他說,該協議的第8(5)條規定:「應允許領事官員出席審判或其它法律程序」。第8(7)條規定:「領事官員在履行本條規定的職能時,應遵守接受國的法律。但是,接受國法律的應用不應限制本規定內的權利執行。」

克拉克解釋道,第8(7)條規定的意思很清楚,即「中方不能用其自己的法律為由,去限制第8(7)條款內規定的權利」。

26國外交官現場支持加拿大

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北京時間週一上午,在北京第二中級法院前,來自美國、英國、德國、澳洲、荷蘭和捷克等26個國家的28名外交人員要求進去旁聽,但都被中方以涉及國家機密而拒絕。

「我們已多次要求出席對康明凱的聽證會,但都被拒絕了。」加拿大駐華大使館臨時代理倪傑民(Jim Nickel)週一在法庭外說,中方給的解釋是國家安全原因。

他說:「現在我們看到,法院程序本身是不透明的。對此我們感到非常困擾。」

美國駐華大使館代理公使柯有為(William Klein)在現場對記者說:「美國與加拿大肩並肩站在一起,呼籲立即釋放被任意拘留的這兩名加拿大公民。」

週一,在北京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外,有大批警員戒備,並拉起了封鎖線。一些外交官在法院前合影時脫下了口罩,每人都喊出他們所代表的國家,以幫助記者識別他們。

康明凱妻子:營救變得更緊迫

據Global News報導,康明凱的妻子納吉布拉(Vina Nadjibulla)之前表示,由於COVID-19病毒大流行,加上這次的開庭不公開,她不會前往中國出席庭審。

她說:「如果(閉門庭審)說明什麼的話,它凸顯了此問題的緊迫性,我們必須盡一切可能將他們(康明凱和斯帕弗)帶回家。」

「我們沒時間了。在中國的程序此時正在被向前推進,這是令人難以置信,令人難以置信的緊迫。」她說。

康明凱和另一加國公民斯帕弗(Michael Spavor)都被中共當局以間諜罪指控,但加拿大及國際社會的普遍觀點是,中共抓捕這兩名加拿大人,是針對加拿大按加美引渡條約逮捕華為高管孟晚舟的「人質外交」手段。

上週五丹東法院對斯帕弗的庭審很類似,只持續了不到2小時便結束,沒有判決。在庭審前,加拿大及多個國家的外交官員要求旁聽被拒。

2018年12月,加拿大按加美引渡條約的規定,逮捕了在美國被控欺詐等罪的華為財務總監孟晚舟。幾天後,中共當局以「危害國家安全」為由扣押加拿大公民康明凱和斯帕弗,並要求加拿大釋放孟晚舟。此舉被普遍認為是中共針對加拿大的「人質外交」手段。

康明凱和斯帕弗已被關押超過2年3個月。孟晚舟被捕幾天後獲保釋,住在她位於溫哥華的自家豪宅裡。加拿大法庭對孟晚舟引渡案的聆訊,按計劃今年5月將有結果。

加拿大擬提抗議

倪傑民週一在北京表示,加拿大將就被拒出席康明凱和斯帕弗案法庭聆訊一事,向中共政府的外交部提出抗議。

加拿大外交部長加諾(Marc Garneau )在週一發布的一份聲明中說,確保康明凱和斯帕弗獲釋,是他的首要任務。「這些聽證完全不透明,使我們深感不安。我們將繼續努力,使對他們的任意拘留立即結束。」

聯邦總理特魯多也批評中國的司法程序缺乏透明度,並對在此事上支持加拿大的國家表示感謝。

倪傑民週一在北京說:「美國總統拜登和國務卿布林肯說,在處理康明凱和斯帕弗的個案時,美國將把這兩人當作美國公民一樣對待。」

今年2月15日,加拿大政府發布了《反對國與國關係使用任意拘留宣言》,呼籲立即結束此做法。該宣言說:「在世界各地,外國國民被任意拘留,並被用作國際關係中的討價還價籌碼。這種策略使前往國外旅行、工作和居住的所有國家的公民面臨更大的風險。此做法不僅違反國際法,而且破壞國家之間的友好關係、全球合作、旅行和貿易。」

該宣言在發布前獲得了另外58個國家的聯署支持。不過,中共控制的媒體即時發文表示反對。

責任編輯:岳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