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清明後,搶救鳳梨大作戰!現在吃正是時候

可安全安心食用產銷履歷的鳳梨。(農糧署提供)
人氣: 219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1年04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紫馨台灣台北報導)日前,中國禁台灣鳳梨事件,導致民眾與各國掀起「搶救台灣鳳梨大作戰」!有「鳳梨王子」之稱的青農楊宇帆說,清明過後,鳳梨產季大出,現在,正是我們用新台幣下架鳳梨的最佳時機!

台農1號:開英種 台農16號:甜蜜蜜 台農17號:金鑽鳳梨 台農23號:芒果鳳梨

臺農1號:開英種。
(農糧署提供)

臺農16號:甜蜜蜜。
(農糧署提供)

臺農17號:金鑽鳳梨。
(農糧署提供)

臺農23號:芒果鳳梨。
(農糧署提供)

外銷卡關 全民共同搶救鳳梨

台灣的鳳梨才剛進入採收期,中國卻宣布3月1日起,台灣鳳梨禁止外銷中國,主要是因為多次檢出介殼蟲而暫停台灣鳳梨入境,這對台灣鳳梨產業無疑是重擊。台灣鳳梨出口中國占九成,年產值近15億元,除此之外,台灣的釋迦、芒果、柚子及蓮霧也都以中國為出口大宗。

臺灣外銷的前五名水果。
台灣外銷的前五名水果。(農糧署提供)

每到鳳梨產季時,以去(109)年為例,鳳梨的外銷量為4萬5,621公噸、產值為新台幣16億多,主要出口國為中國(91%)、日本(5%)、其他(4%),以109年外銷量為例,約占該年產量之11%。

不只鳳梨,搶救台灣農產品分散市場!

自中國宣布3月起暫停台灣鳳梨輸入,農委會便呼籲全民預購鳳梨,搶救原本4萬多公噸銷往中國的鳳梨產量。雖然目前累計內外銷預購已超過去年銷中量,政府還是需要正視台灣的農產品過度依賴出口中國的問題。

為了降低農產品外銷過度集中單一國家的風險,農委會積極輔導業者開拓新市場,包括針對不同目標市場提供海外拓銷獎勵、輔導公協會參加重要展會、在新興市場通路舉辦台灣農產節活動、在新加坡等重要目標國家超市設置台灣農產品專區,以及協助業者取得清真認證以開拓穆斯林市場等,近年來多項重要外銷農產品出口量值顯著成長,分散市場成果也逐漸展現。

國產鳳梨鮮甜多汁。(農糧署提供)

農糧署作物生產組副組長黃瑞呈表示,為避免市場過於集中,農委會持續輔導業者經營其他市場,督促農民落實田間管理、包裝場加強分級包裝及自主檢查有害生物,強化輸出檢疫作業,確保輸出農產品符合輸入國檢疫要求,把最鮮美的台灣在地水果,分享到中國以外之全世界的消費者。

以水果為例,台灣生鮮水果近3年每年平均外銷約9萬1千公噸。109年水果外銷香港、日本、韓國、美國等市場較108年成長68%、37%、75%、210%,在個別品項方面,鳯梨、蓮霧及柚子等出口到中國大陸以外市場也成長164%、77%及147%。

公私協力相挺 農友放心

為了搶救鳳梨,農委會已建立台灣農產嘉年華電商平台提供消費者選購優質鳳梨,並請國軍、監所及團膳等加強採購,全聯、家樂福及楓康連鎖量販店擴大採購鳳梨數量,滿足消費者需求,企業界團購也已啟動,皆已實際行動挺農友。

國內鳳梨產季即將開始,量質均優,且鳳梨富含膳食纖維及鳳梨酵素,具有多元營養,民眾可趁產期多多享用營養豐富味美質優的台灣鳳梨,支持台灣農民。

消費者們,您的新台幣想要下架哪些鳳梨?

台灣一年四季都有出產鳳梨,而鮮食鳳梨雖然隨時都吃得到,但每個品種最好的季節不一。從3月底、4月初開始,台灣各地、各品種的鳳梨,才正要陸續進入產季。在台灣,市面上常見的台灣鳳梨品種為開英種、台農17號、台農20號以及台農23號。

市面上常見鳳梨種類介紹。
市面上常見鳳梨種類介紹。(農糧署提供)

香甜多汁的鳳梨 該怎麼挑?

1.眼睛看

鳳梨的冠芽部位為尾端,果柄則為鳳梨的頭部,越靠近鳳梨頭滋味越甜,挑選鳳梨時選擇鳳梨身的「目」越大也會越甜!未熟透的鳳梨果皮偏綠,買回後置於室溫通風處約3~4天,果皮會由綠轉橘紅色,代表內部果肉已成熟,天氣越熱也會成熟得越快,滋味也更甜。若收成前鳳梨被烈陽晒傷,「目」則會爆開成焦黑狀,含水量也會跟著下降。

鳳梨表皮極不平整,布滿「釘眼」,釘眼中有毛刺,因此消除果皮時要一併取掉方能食用,而整粒的鳳梨,最香甜好吃的部分是果肩(俗稱鳳梨頭)。

2.用手彈

挑選時也可用手指輕彈鳳梨身,所發出的聲音則能辨識鳳梨果肉的含水量,敲彈所發出的聲音若為較結實的果肉聲,代表含水度高,也較適合做成果醬。

相較之下,水分較少的鳳梨則會發出類似空鼓的聲音,適合拿來入菜。無論水分多寡,盛夏所產的鳳梨甜度都很高,可依個人偏好與用途選購。

最後,別忘了提醒各位,搶救來的鳳梨,請吃下肚,千萬別放上供桌嘿!◇

責任編輯:王愉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