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玉米價格大波動 業界:有資本介入炒作

人氣 526

【大紀元2021年05月04日訊】大陸業界人士透露,近期大陸玉米價格波動背後有資本炒作的因素,而資本進入大陸糧食市場給大陸市場造成巨大隱患。

據《瞭望》雜誌5月3日報導,大陸去年新玉米上市後價格不斷上漲,到今年3月初玉米收購價格達到最高位3080元(人民幣,下同)/噸左右,此後價格一路下跌,4月初創下階段新低2730元/噸左右,此後又出現反彈。

對此,收購玉米十多年的黑龍江省綏化市綏稜縣玉米經紀人吳立昌認為,玉米價格大幅震盪,除了供需基本面等常規因素外,資本介入起到了推動作用。

有糧食經紀人表示,去年開始有一些不認識的人搞糧食貿易,甚至有炒房資金湧入市場開始「炒」玉米。

黑龍江一位大豆貿易商說,目前糧食市場上有不少基金,它們有能力干擾糧食市場。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對此表示「階段性供需關係改變,是玉米等糧食價格急劇變化的主要原因,但是現在糧食價格已不再簡單地由糧食供求關係決定。」一些與糧食無關的主體也進入玉米、大豆市場炒作套利。加上部分自媒體的放大效應,助推了糧食價格上漲。

多位業內人士指出,在經歷了近半年的資本炒作之後,當前玉米市場金融屬性變強。

據報導,資金進入糧食市場炒作玉米價格,導致糧食價格波動異常會給農民帶來傷害。因為糧食價格上漲,黑龍江土地流轉價格出現不同程度上漲,有的每公頃上漲2000元以上,而且農資、人力成本也都在上漲,造成種地風險上升,農民不敢擴大再生產。

李國祥表示,因為農業具有生產周期長、轉型慢的特點,且農民風險承受能力普遍較差,如果農民在看漲的鼓舞下擴大種植面積,很可能在未來糧價暴跌後虧本。

評論人士文小剛則認為,資本是追逐利潤的,資金進入糧食市場顯示糧食市場有利可圖,尤其是在中國這樣一個不依靠市場調節,大多依靠行政指令運作的市場。這樣一個市場給了那些有後台的資金機會,使這些人可以得到內部消息,從而大賺一筆,歸根結底還是中共搞的非市場化帶來的惡果。

由於玉米在飼料和工業上具有廣泛的用途,大陸需求巨大。據中共海關1月1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大陸玉米進口量創新高達到1130萬噸,並首度超過每年720萬噸的進口配額,其中逾三分之一來自美國。

責任編輯:劉毅

相關新聞
大陸玉米價格達新高 小麥價格開始反彈
大陸玉米飆漲30% 飼料漲兩成
需求缺口大 中國高價進口美國玉米
缺糧?中共要求在飼料中減少玉米豆粕用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