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麼喜歡台灣 酈英傑離任道別信說原委

人氣 5676

【大紀元2021年07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台北報導)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酈英傑離任即將離台,他7月9日公布《酈英傑處長給台灣人民的道別信》感性訴說「為什麼我這麼喜歡台灣」,道別信最後更提到「雖然我將離開台灣,但台灣不會離開我」。

酈英傑(Brent Christensen)說,隨著他擔任AIT處長的日子即將畫下句點,他也即將離開台灣,想藉這個機會和大家分享,這一番歷練對他來說的意義是什麼。「擔任AIT處長其實是我這輩子的榮幸,也讓我得以實現長期職業生涯中的抱負與理想,這麼說一點也不為過。」

「我19歲時第一次離開家鄉,就是來台灣。」酈英傑說,「對年輕的我來說,從那時起,台灣就成了交流與理解、探索與冒險的同義詞。」

酈英傑說,台灣不僅有著讓人眼花繚亂的異鄉風情,也代表著意想不到的嶄新機會。在這裡嘗試新奇的食物,像是水餃和臭豆腐,並且學習如何在擠滿單車和機車的大街小巷穿梭自如。

他說,另一方面,他努力用粗淺的中文讓別人聽懂自己說的話,但同時他也發現,無論走到哪裡,「迎接我的都是滿滿的親切友善與熱情好客。」

「因此,成為美國外交官後,能夠以台灣作為我派駐海外的第一站,真是再適合不過了。」酈英傑指出,畢竟,是台灣首先點燃了他對亞洲尤其是台灣的畢生興趣,也激發了他對跨文化理解和共享目標——也就是外交工作——的終身熱忱。「此後派駐其它地點,多數是在大中華區域,但台灣的經歷與回憶始終常存我心。」

酈英傑表示,最終他能以美國駐台最高層級外交官的身分回來這裡,可說是多年職涯的高峰。顯然,「我這一生註定與台灣有著深刻的連結,或者也叫作緣分吧,才會讓我一次又一次不斷地回到台灣。」

「常有人問我,為什麼我這麼喜歡台灣」,酈英傑說,「我總覺得:答案不是很明顯嗎?」不過如果一定要他從個人與專業的角度解釋對台灣的喜愛與敬佩之情,他通常會提到以下幾個領域:

首先,他說,台灣兼具活力與穩定、進步與延承,還有創新與傳統。每次回到這裡,他都對台灣社會在各個方面日新月異的進步感到驚豔不已。台灣的民主更臻成熟,經濟益加蓬勃,環境保護更受關注,藝術文化發展也生生不息。

「台灣在許多最先進科技產業上持續為全球創新樹立標竿」,他說,但與此同時,台灣社會穩定和文化傳承依舊令人欽羨佩服。儘管生活充裕且形象良好,台灣人民卻依然謙虛樸實、平易近人。在台灣,最古老的傳統薪火相傳、歷久彌新。文化和歷史古蹟受到妥善的修復與保護;年輕人也可以學習代代相傳的書法技巧,接著再把作品秀在Instagram上。

再者,他表示,對美國來說,台灣正是共享利益與共享價值交集的典範。「美台夥伴關係的重點在於確保科技發展能夠嘉惠,而非傷害雙方的經濟,科技突破則應被用於鞏固,而不是破壞我們的原則。」

酈英傑指出,「美台之間自由、多元、平等及透明等共享價值,時時激勵我們努力在世界各地打造民主社會的韌性。而我們也持續尋求新的方式,為解決全球問題做出貢獻,這麼做不僅是因為能夠造福我們自己的人民,也是因為我們相信,身為21世紀敦親睦鄰的好夥伴,就是該這麼做。」

最後,他說,每當想到台灣以及整體美台關係,他總會想到希望、光明和成長。美台的情誼在過去40年來不斷拓展與茁壯。他相信每任處長都會同意,他們離開台灣時的美台夥伴關係比起他們剛上任時都更上一層樓。

酈英傑說,當他向AIT告別的那一天,他的心中將充滿肯定與成就感,「因為我知道,美台夥伴關係比以往都更加深刻和強健」,他也對自己能為美台關係今天亮眼的進展小有貢獻而深感驕傲。

他表示,但是,比起這些事情,他更難忘的是台灣在他生命中所留下的深刻印記。他永遠會記得在台灣度過的第一個聖誕節,還有第一個黃曆新年。他永遠會記得台灣朋友真摯與溫暖、教會同伴堅定信仰、炎炎夏日來一碗芒果冰的沁涼、資源回收車沿街播放《給愛麗絲》的回音,還有巷弄中撲鼻而來的茉莉花香,這些都會是他畢生珍藏的美好回憶之一。

「我也會記得好友間的餐聚、充滿歡笑和故事的夜晚以及一路以來我受到過的無數的善意與關懷。」酈英傑說,他更會永遠記得,「是各位台灣朋友們,你們以各種不同的方式,讓我和家人的生命更加的豐盛美好。」對此,他要衷心地謝謝大家。

酈英傑在道別信的最後強調:「雖然我將離開台灣,但台灣不會離開我。」

責任編輯:李玲#

相關新聞
酈英傑離任感言:台灣向世界展實力與決心
酈英傑離任演講:台灣人應感到驕傲
媒體關注美疫苗 酈英傑:台美高層討論中
授大綬景星勳章 酈英傑:台灣永遠不會離開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