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前加拿大《星島日報》(卑詩版)總編何良懋專訪

前總編:星島背後「中央廚房」被推到幕前

圖為前加拿大《星島日報》(卑詩版)總編何良懋。(靈犀/大紀元)
圖為前加拿大《星島日報》(卑詩版)總編何良懋。(靈犀/大紀元)
人氣: 1653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21年09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欣文加拿大溫哥華報導)近日,美國版的《星島日報》被要求註冊為外國代理人。這個老牌的香港上市媒體集團為什麼會被政治定性?這一事件是否會影響到加拿大《星島》?前加拿大《星島》(卑詩版)總編何良懋就這些問題進行了具體分析。

對加拿大《星島》的影響不言而喻

何良懋認為,美國《星島》被要求註冊為「外國代理人」的身分,對中共大外宣是一個打擊。

美國的《外國代理人法》當然不會、也不可能用在加拿大或者其它非美國的海外《星島》上。何良懋認為,從理論上來說,加拿大《星島》在實質上是不受影響的。

但是,他說,在形象方面、在人事方面、在商譽方面(就是所謂在市場經營的方面),當然多少都會有衝擊的,有很大的負面作用。因為現在這個海外《星島》是一個品牌,是香港《星島日報》上市公司的不同地區的海外版。這樣《星島》給別人的印象、市場上那個評價,也都會打折扣。

圖說:美國《星島日報》8月23日根據《外國代理人註冊法》向美國司法部提交文件,承認為外國代理人。(取自美國司法部FARA網站)
美國《星島日報》20221年8月23日根據《外國代理人註冊法》向美國司法部提交文件,承認其為外國代理人。(取自美國司法部FARA網站)

《星島》背後的「中央廚房」浮出水面

《星島》為什麼會被認定為外國代理人?《星島日報》集團和旗下各地《星島》同中共有什麼關聯?何良懋說,這一切都與背後的那個「中央廚房」有關。

1. 「中央廚房」 每日向海外《星島》「發貨」

何良懋指出,因為各地《星島》是共享來自香港《星島》總部的新聞內容。尤其是一些中國新聞、香港新聞、國際新聞、財經和副刊、娛樂版等,都是由深圳「中央廚房」統籌、每天統一製作的。

香港《星島》總部將有關內容傳送到深圳一間叫做Star Production的公司製作。Star Production是香港《星島》和深圳公司合營的,專門負責向海外《星島》傳送「中央廚房」每天的海外《星島》內容。就是除了各地《星島》的本地新聞要由本地的新聞人員去做之外,其它內容是都由深圳Star Production做的。

2. 股權變更 港媒變黨媒

2021年2月初,香港星島集團股權發生了變更,深圳地產公司佳兆業主席郭英成的女兒郭曉亭購入28%的股權,成為最大股東,原主席何柱國剩下3.37%的股權。

在何良懋看來,股權變動後,《星島》基本上運作如常。因為海外《星島》的運作是有二三十年的歷史了,整個操作都很成熟了。所以現在的運作都是剛才所說的那套模式。

有「中央廚房」吸引的題目,那麼環球各個《星島》的分社自己可以斟酌去運用。如果你有本地更好新聞做頭條也可以。各個分社的新聞工作者要作一個專業新聞判斷。那麼剩下那些內容會是怎麼樣親北京、怎麼支持這個共產黨啊,這些都是大家可以預知的了。因為原主席何柱國也是政協委員,那麼到現在佳兆業,它就是中國大陸的公司,所以估計報導內容上也都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就是不大可能從以往的親共變成完全反共。

3. 「獨立媒體」的外國代理人身分被確認

何良懋表示,過去大家都知道,從香港到美國、到加拿大,《星島》整體的定性是傾向北京的,但是《星島》始終都是一張香港報紙。現在經過美國司法部對美國《星島》做出的這樣一個認定之後,那麼大家就知道,哦,這不是嘴上說說而已,不是一個江湖傳聞。

他認為,對於讀者來說,在印象上會有所不同吧。但是對於其在市場上拓展生意,宣傳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媒體,那麼這方面現在就不能再自圓其說了。

加拿大《星島》在有限空間做本地新聞

退休之前,何良懋是加拿大《星島日報》(卑詩版)總編。作為老總,他表示在加拿大這裡是以做本地新聞為主,對於「中央廚房」的東西,只能做微調。

1. 本地新聞有限 更多「中央廚房」出品會做頭版頭條

何良懋解釋說,「我們全部新聞都做的,那麼自主性很強的就是在做本地新聞那裡。我們是有自由去決定放本地做頭條還是放『中央廚房』來的內容做頭條。」那麼如何採用「中央廚房」那些新聞?

他說自己每天都要跟深圳、香港那些同事通過視頻開編前會。另外就帶著加拿大《星島》的本地新聞記者、編輯,採訪本地的新聞。他說,既然有本地的新聞需求,當你有一個意願為讀者提供優質的新聞服務,依然是可以做好本地新聞的。

他表示,當時就是儘量發揮本地的新聞觸覺,將正式的新聞放進去,那些宣傳內容在本地新聞裡面基本上是抹掉、不採用的。因為如果用喉舌宣傳的方式去做新聞,吸引不了本地讀者。

但本地新聞畢竟是有限的,最多就是十版八版的,一般不會超過一打。更多的香港新聞、國際新聞就會做頭版。例如那些突發新聞、槍擊案啊,或者是那些天災人禍,是會做頭版頭條的。

2. 「中央廚房」的東西只能微調

一旦決定了用來自深圳的中國新聞做頭條的時候,那就是在用「中央廚房」的料。何良懋表示,不能夠說不能改,但是大致上也不改。那個大體格局是沒得改的。特別是中港的新聞,沒有記者去採訪,你也沒有什麼根據去改別人的。

你要改的可能就是一些角度,或者使新聞能吸引本地讀者的用字用詞,或者是將新聞擺在一條還是二條,就是你可以做微調。就算是在「中央廚房」做的港聞頭版,也是可以微調圖片或者換照片,在新聞標題上面做一些修正或者調整,使本地讀者更有感覺;或者加上一些本地的採訪內容,令它有個所謂「本地招」吸引讀者,這些跟政治路線無關。因為始終報紙都是一個商品,要以市場的需求、讀者的喜好為準,接受市場的檢驗。別人買不買你的,就看那個頭條吸不吸引。如果你完全什麼都不改,或者就是鐵板一塊這樣登出來,你當然也是做了事情的,但是對於你的生意、對於你在讀者中的印象來說是很不好的。

海外讀者應防被外國勢力媒體影響

何良懋認為,這次的《星島》事件告訴人們,外國勢力會裝扮成獨立媒體,試圖潛移默化地灌輸其意識形態,影響我們的思想,作為受眾應該警惕。

1. 了解媒體背景和表現方式

何良懋表示,作為一般的受眾,無論是讀者、觀眾、聽眾,對於來自中共的消息,比如好像《星島》的一些新聞,很多時候你可以辨認出來,《明報》的也可以認得出來,因為有這麼多年的香港背景,你就知道香港母公司的背景和它的方針和編輯路線,也都有報導新聞的歷史,有跡可循、有案可稽。

2. 勿長期只消費單一媒體

何良懋提醒,無論是紙媒還是電子傳媒,包括電台、電視或者是網上的數碼媒體,或者社交媒體,不要長期依賴單一來源,更加不要信任來自微信的內容。

3. 擴闊消息來源

何良懋建議,最好就是多選擇一些非中共的新聞來源的媒體,多點參考網上包括現在自媒體的消息和在網上搜到的非中文或者是非大陸來源的傳媒的新聞,避開被中共長期政治灌輸或者是大外宣的洗腦。如果你估計這些消息來源於中共官方,就要警惕。

現在網上的平台、媒體很多,所以作為一個受眾就要多點動腦筋,不要等人「餵」你,也不要獨沽一味,只「吃」一個媒體或一種來源。要多點去做交叉求證,否則就很容易被中共大外宣那些所謂假消息、偽新聞所欺騙,將一些劣質的資訊內容散布出去,造成謬種流傳,自己中了毒還要害到你的親戚朋友也中了這些資訊的毒。如果語言能力許可,多點拿一些英文傳媒做一個參照。這樣,中「中共政治宣傳」的毒的機會就少一些。◇

責任編輯:陳沁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