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調查:南澳人最懂體貼他人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1年09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方君華澳洲阿德萊德編譯報導)一項新的調查發現,南澳人成為全國最為體貼的人。

據《星期日郵報》(Sunday Mail)報導,調研公司McCrindle發布了其首個國家善良指數(National Kindness Index)報告,該指數根據行為、態度、思想和感受等因素,計算個人的「善良分數」。

調查發現62%的南澳人可能「一直或經常」考慮他人的需求,略高於塔州的61%和首都領地的60%。

該結果是收集了3,500多名澳洲人的數據整理得出,研究負責人麥克林德爾(Mark McCrindle)說:「南澳在為他人著想方面領先於全國,想到他人的這種基本價值,也是善良的關鍵屬性之一。」

「這不是『友善指數』,而遠比此更深刻,這是善良的美德,具有社區意識。」他說,「這是我們第一次對『善意』進行深入分析,我們現在想要縱向研究,以追蹤善意在澳洲的傳播情況。」

麥克林德爾說,被用於評估善意的是三個美德驅動因素和九個價值觀指標。

值得注意的是,年輕一代在善良指數上得分最高,而年幼孩子的父母們也更為善良。

「Z一代(18至26歲的人)在所有年齡段中得分最高。這一代人經常被描述為自私、為現在而活、痴迷於屏幕……但事實是,他們在調查中得分為77,而該指數的平均得分為74。」麥克林德爾說,「年輕人更為相互了解、寬容、溫柔,和更加理解社區差異,具有同理心——這也是善意的關鍵驅動力。」

在其它調查結果中,62%的澳洲人認為澳洲的善良文化比世界其它地區更強大。近一半(46%)的人認為現在的澳洲人比12個月前更善良。

「當發生乾旱、山火和洪水等災難時,可以看到社會中傳播著大量的同理心和同情心,而且令人高興的是澳洲人日復一日的態度,每個月都有數十億次善舉。」

「尤其在大疫流行期間,澳洲人認為我們更需要這種善意,因為我們不能依賴正常的社交互動、擁抱和握手……我們必須超越這些,尋找其它方式表達善意,和建立社會關係。」

有關「善意」的統計數字

澳洲人平均每週通過說話、行為和付出自己的時間表達16次善意。

最常見的善意包括,為他人扶著打開的門或電梯門(72%),讚美某人(68%)和詢問某人是否安好(67%)。

平均而言,每人每週有3.5次善舉被阻止,人們雖然看到了表示善意的機會,卻沒有這樣做,原因包括不確定現代社會的標準,或人們可能的反應。

澳洲人最可能的善意表達是通過語言(73%),最不可能通過撫摸(45%)和贈送禮物或捐贈(39%)來表達善意。

責任編輯:陳紫雨

了解更多澳洲即時要聞及生活資訊,請點擊dajiyuan.com.au
(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網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