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烏克蘭危機下的中俄關係

人氣 655

【大紀元2022年01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新安採訪報導)一邊是烏克蘭危機升溫,一邊是台海局勢緊張。在美中對抗的大局中,俄羅斯會在世界上扮演什麼角色?俄羅斯和中國(中共)的關係又將怎樣?專家對此做了分析解讀。

白宮週二(1月25日)表示,儘管旨在化解危機的外交努力正在進行中,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仍是一觸即發的事情。

俄羅斯於2014年入侵烏克蘭,占領了克里米亞。去年11月以來,俄羅斯在烏克蘭邊境集結了超過十萬人的兵力。

美國總統拜登在上週的新聞發布會上,預測普京將下令入侵烏克蘭。拜登認為,普京會最大限度地考驗美國和北約,「但是他將會付出慘痛代價。他會後悔這樣做的。」

他也提到,烏克蘭短期內加入北約的可能性並不高。

值得注意的是,拜登承認,如果普京只進行部分入侵,北約國家可能會就反應的強烈程度產生分歧。白宮新聞祕書詹‧普薩基(Jen Psaki)會後就他的言論做了澄清,稱拜登將把越過邊境的任何舉動視為入侵。

為應對俄羅斯在烏克蘭邊境的軍事集結,北約(NATO)部隊已處於待命狀態。北約週一(1月24日)表示,將增派艦艇和戰機,以加強部署在東歐地區的軍事力量。大約8,500名美軍處於高度戒備狀態。

外界注意到,俄羅斯的侵略威脅導致烏克蘭局勢緊張,而中共武力恫嚇下台海危機也陰雲不散,有觀點認為俄羅斯和中共一唱一和,可能同時在兩線動手。而美軍在菲律賓海部署航母,就是意在警告中共不要輕舉妄動。

中共與俄羅斯利益不同

台灣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李正修在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俄羅斯和中共不管是在東北亞或是在歐洲烏克蘭危機問題上,都會互為奧援的,但兩方的利益不同、所關注的重點不同。

他說,由於中共在國際影響力上的缺乏,「它真正能夠影響國際事物的方面,目前還是以東亞為主,歐洲事務它插不上手,最多只是在聯合國安理會當中表達一下立場跟態度。」

李正修分析,俄羅斯有可能會考慮,萬一真的因為烏克蘭的危機而遭到美歐經濟制裁的話,他是否要轉向與中共合作。

「如果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話,美國會祭出前所未見最嚴厲的經濟制裁。很多專家學者也都在猜測到底是何謂最嚴厲的經濟制裁?有一個說法是會把俄羅斯剔除出全球金融體系。那換句話說,俄羅斯從此不能使用美金在國際上交易了。

「那如果在這種情況之下,俄羅斯就很難跟其它國家進行經貿往來。所以俄羅斯是否會先轉向跟中國大陸進行經貿?萬一遇到這樣的問題,是否中國大陸願意跟他做這個交易?」

但李正修認為,俄羅斯和中共不可能水乳交融,畢竟俄羅斯和中共的利益是有差異的,兩方所關注的重點不同。中共目前還是把軍事、外交重心擺在東亞,廣泛來講是印太地區;可是對俄羅斯來講,東亞的利益反而非常小,主要還是跟歐盟歐洲之間的關係。

他指出,蘇聯瓦解之後,原來勢力範圍內的中東歐的國家,波蘭、捷克,慢慢靠向西方歐盟。俄羅斯最重要的鄰居是烏克蘭,因為烏克蘭以前是整個蘇聯集團裡面最重要的軍事、核武研發基地。

對俄羅斯來說,如果說烏克蘭加入歐盟,歐盟畢竟只是一個政治經濟體,可是接受烏克蘭成為北約會員國的時候,就是對俄羅斯國家安全的一個重大的挑釁。

李正修認為,所以如果大家沒有找到一個空間、相互讓步的話,烏克蘭危機可能會持續下去,或許不會馬上陷入開戰的情況,可是危機依然會持續存在。

俄國不想跟美國撕破臉

台灣資深政經評論家吳嘉隆在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俄國是唯一一個跟美國打過冷戰的,嘗過跟美國打冷戰的滋味,也因為克里米亞半島而被美國經濟制裁,嘗過經濟制裁的後果,所以俄國基本上不想再跟美國撕破臉,他是想要在美國可以接受的情況下去擴張俄國的勢力範圍。

吳嘉隆指出,與中共擴張全球的野心不同,俄國追求建立自己的勢力範圍,就是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和前華沙公約國、蘇聯的保護國,讓這些國家不要北約進來做軍事部署,這是俄羅斯的一個要求。

他認為,俄國基於自己的安全邊界的想法,他不會真的打烏克蘭,因為他需要的是跟北約達成一個協議。那俄國肯定要先提出要求施加壓力,北約這邊也會把壓力頂住,雙方頂住壓力之後,私底下就可以展開談判。

「必須先把壓力頂住,後面的讓步才會顯得不是一種屈服、不是喪權辱國。所以雙方越是緊張對峙,其實越有可能開始展開正經的談判。」他說。

吳嘉隆認為,俄國如果入侵烏克蘭的話,沒有辦法真的實現他的所謂安全邊界。因為北約一樣可以在波蘭、捷克或者羅馬尼亞這邊做部署。而且俄羅斯做出軍事動作,只會證明其果然對歐洲有威脅,引來北約的反擊,那局面會更僵、更難收拾。

但是有一個因素促成俄國是真的要打烏克蘭,就是烏克蘭因為經濟不好,把前蘇聯在烏克蘭的很多軍工業用來做商業交易,賣給中共。中共從烏克蘭這邊除了拿到遼寧號航空母艦,還拿到很多的軍事技術跟裝備,比如說戰鬥機的發動機、飛彈雷達的技術等等。

「那烏克蘭這裡成為一個破口,就是中共從這邊源源不絕地取得軍事技術跟裝備,這一點的話,俄羅斯覺得不舒服,美國也覺得不舒服。所以美國跟俄羅斯說不定台面下達成一個默契,讓俄國來看管一下烏克蘭,阻止烏克蘭把一些東西輸出到中國去,幫助中共搞軍事擴張。」

「如果這樣,那麼俄國跟美國私下的聯手,等於在下一盤大棋,共同來約束中共的對外擴張。有可能是這種情況,但是要看以後的發展來驗證、來檢驗。」他說。

俄國不會跟中共結盟

在中俄關係上,吳嘉隆認為,俄羅斯的基本利益是在戰術上把中共撐起來,在一些比較無關緊要的地方,配合一下中共的需要,讓人家覺得好像兩邊有在聯手。但實際上,俄國不會跟中共結盟,因為俄國不能讓西方國家把中共跟俄國看成是同盟,然後一起來制裁跟對付俄國。

「俄國的策略是讓中共覺得俄國可能會支持他,於是中共有底氣去跟美國對抗。美國把中共看成是戰略對手,聯合俄國一起來制約中國(中共)的全球擴張,會變成是這樣的一個局面。所以俄國是兩面做人。」

吳嘉隆指出,目前美國的主要對手是中共,這是毫無疑問的。雖然表面上把中共俄國並列、說可能是威脅的來源,但是因為中國的經濟總量遠遠超過俄國,而且中共來勢洶洶,有很多超限戰的手段,包括紅色滲透,對美國內部的種種滲透,威脅遠遠超過俄國。

那這種情況之下,俄國樂於看到美中對抗,他成為雙方都來爭取的第三者。所以俄國是典型的希望能夠在美中對抗的局面當中能夠爭取到最好的位置。

哈薩克和烏克蘭的處境

俄羅斯陳兵烏克蘭,同時在哈薩克斯坦的動盪中於今年年初迅速出兵哈薩克,似乎沒有遇到任何大國的阻力。

吳嘉隆指出,哈薩克是介於中共跟俄國兩個勢力範圍之間。烏克蘭是介於俄國跟歐盟這兩個勢力範圍之間,他們都是大國勢力範圍交界處的小國,所以他們處境相似。台灣的處境也是,都是大國勢力範圍交界處的一些小國。

他說,俄羅斯拿下哈薩克主要是封住中共的一帶一路。中共通過哈薩克往西,延伸到伊朗,延伸到波蘭、德國了。一帶一路其實是羞辱俄國了。因為經過的地方是俄國的地盤,等於是對俄羅斯來講叫做侵門踏戶。

「所以俄國建立勢力範圍,把哈薩克爭取過來,建立親俄的政權。那中共在哈薩克的幾百億美元的投資可能會泡湯打水漂。」

而俄羅斯針對烏克蘭,可以封住軍事技術與裝備源源不絕地輸往中國。所以,把烏克蘭看管住的話,也算是對抗中共的一部分,同時烏克蘭也是俄國重建他勢力範圍的一個重要部分。

「這是一個猜測、一個可能性、一個劇本,就是美國跟俄國在演一齣戲。其實美國總統拜登已經算是說溜了嘴,他說小範圍的入侵可以接受。美國說不定跟俄國私底下已經談好,就是說你去處理一下烏克蘭。美國跟俄國都在擺出姿態。」他說。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俄烏局勢緊張 布林肯重申美對烏克蘭支持
拜登:俄羅斯若入侵烏克蘭 將付出高昂代價
烏克蘭危機加劇之際 布林肯與俄外長會面
烏克蘭局勢緊張 日本政府考慮撤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