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觸口阿里山獵人成長營開放報名

夜晚的山棕葉獵寮。(嘉義林管處提供)
人氣: 46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22年12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擷瓔台灣嘉義報導)向大自然學習的機會來了,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觸口自然教育中心與鄒族尼亞后薩獵人營合作,將於112年2月3日至2月5日辦理觸口阿里山獵人成長營,帶著學生進入阿里山鄒族新美部落,在為期三天兩夜的營隊中透過環境倫理、生命教育、防災處理、議題思辨等課程深刻探索鄒族與自然共存的傳統智識,讓孩子培養成熟素養啟發新視野。活動於12月16日起開放報名,歡迎學生朋友踴躍參加。

學員將學習利用山棕葉合作搭建獵寮。(嘉義林管處提供)

部落、狩獵與文化

臺灣是多元民族的熔爐,不同族群常因不同的傳統文化或價值觀而產生衝突,其中原住民的狩獵文化即是有爭議的議題之一。然而原住民族狩獵背後文化意涵是經過數千年的演化,例如狩獵前的「鳥占」就是要減少出獵的頻率,進而達到動物資源的「永續」,所以傳統狩獵對原住民的意義不僅僅是獵捕的行為,更有文化傳承的價值。

營隊將以獨創桌遊讓學員思考及學習狩獵文化與防災知識。(嘉義林管處提供)

永續阿里山獵人成長營

阿里山獵人成長營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將狩獵文化對部落的重要意義與價值轉化為學生能理解的語言,並以獨創的桌遊讓學員以第一人稱視角思考獵物存續對部落的重要性,以及反思當代對原民狩獵文化的刻板印象是否客觀。

獵人向學員實際介紹原住民族傳統獵具。(嘉義林管處提供)

本次活動另一大亮點是實際動手搭建「獵寮」,「獵寮」是獵人傳統狩獵時簡易的下榻處,跟著獵人的腳步深入濃密的森林中,學員合力砍下三公尺長的山棕葉,運用團隊的力量賣力搭建,能培養學員合作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配合山棕葉生長時間,每年僅辦理一梯次獵人成長營,是向山林取材而能維持永續的最佳實例。

112年度觸口自然教育中心阿里山獵人成長營限定17位學員報名,111年12月16日下午8時開始報名,112年1月13日前報名享有早鳥優惠,活動詳細資訊請參考觸口自然教育中心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ycknc。

責任編輯:玉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