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專訪京劇名旦盛莉:傳統價值理念永遠不會變

盛莉的舞台劇照。(盛莉提供)
人氣: 610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2年12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伊鈴多倫多報導)時而神采飛揚,時而垂眉沉思,清新、甜美,一顰一笑,一言一語都是故事。這是舞台上的盛莉留給觀眾的印象。

近二十年來,一直活躍於北美舞台的著名京劇演員盛莉曾是瀋陽京劇院的專業演員,曾主演過《紅娘》、《穆柯寨》、《李慧娘》、《拾玉鐲》、《賣水》、《三岔口》等傳統劇目,人物塑造得惟妙惟肖,耳目一新。

2022年12月,從藝43年的盛莉說:「時代變了,人心變了,但京劇承載的傳統價值理念永遠不會變。」(伊鈴/大紀元)

盛莉多才多藝,文武兼備, 曾在國內的多項大賽中獲得過金獎及銀獎,還多次外訪不同的國家,把京劇藝術傳播到海外。

1997年,盛莉移民加拿大,並一直活躍於北美的舞台,是多倫多國劇社的藝術顧問。

從幼年到中年,從藝43年的盛莉說:時代變了,人心變了,但京劇承載的傳統價值理念永遠不會變。

結緣京劇

盛莉出生於藝術氣氛濃厚的家庭,父親是二胡演奏家,母親是舞蹈演員。母親一心想讓盛莉成為舞蹈演員,5歲就開始舞蹈基本功。9歲時,正讀小學三年級的盛莉被瀋陽京劇院藝術班選中,從此開始了漫長的戲曲藝術之路。

盛莉的舞台劇照。(盛莉提供)

盛莉先後師從著名京劇名家湯小梅、宋長榮、呂香君,專攻花旦和刀馬旦。經過6年的艱苦訓練,15歲的盛莉以優異成績進入瀋陽京劇院,成為專業京劇演員。

盛莉說,6年藝術班的學習,是一段十分珍貴的人生經歷,既艱苦又快樂。她回憶,那時,十幾個女孩子住一個房間,大家關係很好,情同手足。早上鈴聲一響,大家就起床,齊齊到外面跑步,之後是練功,開始一整天文化課和戲曲課。除了每週單休日回家一次,6年時間,天天如此。

台上一分鐘,台下10年功。盛莉說,學戲的過程真是吃了很多苦。天天有老師陪在身邊,言傳身教。老師要求嚴格,但師生關係很好,即使現在老師生病了,同學都會去看望。

15歲時,盛莉以優異成績畢業,成為瀋陽京劇院一名正式演員,專攻花旦、刀馬旦。

京劇講究細節 精益求精

中國戲曲藝術有三百多種,包括很多地方戲曲;京劇已有二百多年歷史。盛莉說,京劇是一門特別的藝術,不同於話劇、舞蹈、歌劇等。無論是從唱腔,到人物表演,京劇更講究細節、精益求精。包括服裝、動作、眼神,點點滴滴都要到位。

盛莉的舞台劇照。(盛莉提供)

一個行當對一個行當,方寸舞台上,一招一式,一板一眼,京劇是集唱、念、做、打、舞,手、眼、身、法、步於一體的藝術。 角色不同,表現不同。要根據人物的性格表演:內向、含蓄、外向、豪放,很有講究。盛莉說,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一舉手一投足,專不專業,到不到位,一看就知道了。

在京劇行當中,光這個手勢,梅蘭芳就專門有一本書。盛莉解釋,每一個行當的手勢都有講究,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表現。年輕人要直;中年人稍微自然一點;老生要像瓦片一樣,花臉叫扇子手……

花旦是未出嫁的少女。為了表演時手勢好看,過去,盛莉總是掰手,這樣上台表演手指才翹,還要保持手指纖細,不能粗得像個叉子一樣,不好看。她至今還記得,有的老師還在熱水裡燙手,燙完了再掰。那些前輩藝術家,對藝術真的很認真,吃了很多苦。

京劇服裝華美,盛莉說,京劇服裝面料只用絲綢,不用化纖品;講究繡,湘繡、蘇繡;繡龍、繡鳳、繡水波紋;做工非常考究,所以服裝很貴。

京劇是整體藝術。盛莉說,不論是跑龍套,還是唱角,都是一棵菜,是一個整體。即使是紅花,也得綠葉襯托才漂亮,花更豔麗。

盛莉表示,對自己藝術生涯影響最大的人是梅蘭芳,他是一位德藝雙馨的藝術家,對藝術精益求精。她至今還記得老師的教導:講究細節,精益求精,才會出精品,才會經典。

盛莉說,43年的演藝生涯,離不開老師的言傳身教,嚴師出高徒,如果沒有少年時代的吃苦,就沒有現在的成就。

京劇承載傳統價值理念 

盛莉表示,京劇大多取材於歷史故事,如三國演義、岳飛、楊家將等,這些戲劇宣揚的是傳統文化的仁、義、禮、智、信,善惡有報,懲惡揚善,加上優美的唱腔和舞台造型,所以感人。

盛莉的舞台劇照。(盛莉提供)

古代講男女授受不親,男女有別,說話都擋臉,行不露足,笑不露齒。它是一種含蓄的美,女人顯得更溫柔、更傳統。

《拾玉鐲》是盛莉表演的劇目之一。這出戲裡,一個男人來找孫媽媽買雞,孫媽媽不在家,她的女兒說:「我們家是有雞,但今天我媽不在,你改天再來,或者你上別人家去買。你我男女不好交易。」盛莉說,孫媽媽的女兒沒有因為來了生意就動心,從戲裡透露出來中國人的傳統理念男女有別,女人要守貞節。

盛莉說,學京劇的過程,也學習了很多傳統理念,並在腦中根深蒂固;正因為受傳統道德價值觀的薰陶,能讓人在當今的社會大洪流中,保持清醒,不至於隨波逐流。

傳統價值觀念對現代很有意義。盛莉說。可惜現代很多人對傳統價值理念完全沒有概念,主要原因是沒有人傳承,年輕人自然就不知道。

盛莉認為,現在時代變了,科技快速發展,社會節奏變快,大家追逐快餐文化。京劇的節奏太慢,不被大眾追捧,於是就改革。現在的京劇被改成了歌劇不像歌劇,舞劇不像舞劇,話劇不像話劇,不倫不類。

前輩藝術家們千錘百鍊,形成了一套規範性的東西,說變就變了。她說,有些改得不合理,讓人難以接受。

時代變了,人心變了,但傳統文化的核心理念永遠都不會變。盛莉說。

責任編輯:岳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