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SWIFT制裁 俄銀行轉用中國銀聯系統

人氣 12277

【大紀元2022年03月13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李思齊採訪報導)繼萬事達卡(Mastercard)和維薩卡(Visa)3月5日宣布暫停俄羅斯業務後,至少三家俄羅斯銀行已宣布將使用中國銀聯(UnionPay)系統發行信用卡。專業人士分析,俄羅斯是在利用中國的金融系統避開歐美制裁,但中共其實處於兩難的境地,有被連帶制裁的風險。

3月6日,俄羅斯最大的國有商業銀行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SberBank)、俄羅斯最大的私人銀行阿爾法銀行(Alfa Bank)和Tinkoff銀行表示,計劃推出使用中國銀聯系統的信用卡。中共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銀保監會)也在數日前表示,將繼續和俄羅斯保持貿易和金融往來。

聽新聞:

(聽更多請至「聽紀元」平台)

天鈞政經研究員宋維駿(Albert Song)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就中俄之間繼續金融貿易問題指出:「中共官方說要進行正常的貿易,然而大型的金融機構卻遵從制裁措施——中共實際處於兩難的境地。」

「中國有國際業務的銀行會收斂一些,因為很容易被制裁。中國四大銀行在美國制裁伊朗和香港官員時都遵從了制裁,中國畢竟是要獲取美元和用美元結算的。」中國四大銀行分別是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

除中國四大銀行外,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簡稱亞投行)於3月3日聲明,「暫停所有與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有關的活動並進行審查」,原因是「為了銀行的最大利益」。同日,總部位於上海的新開發銀行(New Development Bank,簡稱新開行)也發表聲明,表示暫停俄羅斯的所有新交易。

俄羅斯是亞投行的創始成員國之一,在亞投行的運作中擁有約6%的投票權,僅次於擁有27%投票權的中國和印度。白俄羅斯也是亞投行的成員,但烏克蘭不是。中共於2013年10月首次倡議籌建亞投行,2016年1月亞投行開業。該銀行成立的目的是為了削減西方對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主導地位。

宋維駿說:「但中國其它關注國內業務的銀行就不受制裁的限制,而中國的大銀行會把和俄羅斯的相關業務轉給這些小銀行,相當於是繞開了歐美的制裁。」

通過中國銀聯避開SWIFT制裁

就俄羅斯銀行因受制裁而使用中國銀聯系統一事,宋維駿說:「俄羅斯的個人和公司都可以到中國銀聯系統內開設帳戶,然後利用中國的銀行系統和SWIFT進行交換,繞過了和歐美國家的直接對接,相當於避開了一些制裁。」

「目前俄羅斯最大的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沒有被制裁,是因為歐洲和俄羅斯的能源交易通過它來支付結算,但儲蓄銀行將來很可能也會被制裁,因此很多俄羅斯的銀行選擇使用中國的銀行系統。」

SWIFT是全球銀行間金融電訊協會的縮寫,是世界領先的安全金融報文傳送服務機構。SWIFT平台對接了全球超過11,000家銀行、證券機構、市場基礎設施和企業用戶,覆蓋二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部分受制裁的俄羅斯銀行已被踢出了SWIFT系統。

宋維駿分析:「俄羅斯的央行被制裁這是最主要的,因為央行有6,3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這是俄羅斯抵禦制裁的重要武器,但現在大部分被封鎖掉了。所以俄羅斯很可能積極地向中共靠攏,利用俄羅斯的能源和農產品去和中共交易,獲取一些因管制和制裁無法獲得的物資,但中共也不敢太明目張膽,是偷偷做交易。」

「白宮已經發現了這個苗頭,發出警告,讓中共當心,否則會有連帶的制裁。但這些中國小銀行的情況就像林鄭月娥當初被制裁時說的那樣,『在美國沒有資產,也不到美國去』,所以制裁效果很有限。」

但中俄的金融機構均沒有擺脫對美國技術的依賴,這使中共在國際制裁中處於「兩難」的位置。

中俄金融界依賴美國技術

除小銀行繼續或接受大銀行業務與俄羅斯進行金融和貿易外,中共銀保監會也有明確表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3月2日的中共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回答有關制裁俄羅斯的問題時聲稱,「不會參加這樣的制裁」,並將與俄羅斯相關方繼續保持正常的經貿和金融往來。就制裁對中國的影響情況,他稱,看起來不是太明顯,還需要觀察,但總體影響不大。

中共銀保監會的表態基於中共相關部門的調研。如中共外匯管理局(外管局)近期對部分銀行進行了調研,問詢和俄羅斯銀行的相關資金業務往來,涉及風險管理和應對方案,以防止發生系統性風險。此外,部分中資銀行應外管局的要求梳理了和美國相關的金融業務,以便在國際對俄羅斯制裁的情況下,仍能合規繼續開展業務。

然而中俄結算支付服務依賴美國,所以風險依然存在,並非中共銀保監會所稱的「看起來不是太明顯」。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在2021年第二期的期刊對此做了闡述。文章稱:「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不僅依賴美國技術和軟件,還依賴於受美國控制的SWIFT,因此所有的結算支付信息都處在美國監控之下。中國銀聯卡支付系統也依賴於美國公司,不得不使用美國BMC軟件公司的服務,借用美國公司的軟件來監控計算支付系統和生產銀行卡。」

俄羅斯的國家支付系統面臨類似的問題,技術上依賴美國公司金融技術服務公司PSC CartStandard。該公司服務俄羅斯境內的一百多家銀行,因此若沒有美國公司提供的金融服務,中俄雙方金融機構的結算和支付業務都受影響。文章稱,「中俄所有的金融機構都極力避免因違反美國『長臂管轄』政策而被列入美國的金融制裁清單。」

就中共對制裁俄羅斯的態度,白宮新聞發言人珍‧普薩基(Jen Psaki)在3月7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提到,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中俄雙方就已經越走越近。她同時表示,G7國家合計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是全球GDP的50%,而俄羅斯、烏克蘭,加上中國的GDP總量只占15%,所以俄羅斯不可能從中國那兒彌補被G7制裁所遭受的損失。

G7是七大工業國組織(Group of Seven)的簡稱,成員國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和日本。

責任編輯:連書華#

相關新聞
中共央行暫緩大額存取款登記要求的內情
【財商天下】制裁不斷加碼 中共救不了俄羅斯
超330家外企退出俄國市場 俄擬沒收其資產
俄被制裁總達5532項 中共態度軟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