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清眷森活藝術節 感受眷村再生風景

清眷森活藝術節以植物為主題妝點出生機盎然的空間氛圍,媽媽可帶著小朋友來拍照,留下最美好的回憶。(臺中港區藝術中心提供)

人氣: 1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22年04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鄧玫玲台灣台中報導)「(2022)111年清眷森活藝術節」於4月23日在台中清水眷村文化園區登場,活動自即日起至5月8日止,邀請藝術家在園區以植物為主題妝點出生機盎然的空間氛圍,結合藝術與清眷歷史文化,賦予清眷新的生命力。同時也舉辦特色市集、綠手作課以及歌手演唱,歡迎民眾利用週末漫遊清眷,細品眷村的美好時光。

藝術家林資芬(左)和吳宜靜(右)詮釋植物豐富的生命力,作品《地下森林:根系與菌根》,呼應人與自然互相依存和影響的密切關係。
藝術家林資芬(左)和吳宜靜(右)詮釋植物豐富的生命力,作品《地下森林:根系與菌根》,呼應人與自然互相依存和影響的密切關係。(台中港區藝術中心提供)

文化局表示,清眷森活藝術節於去年首度辦理,雖然遇到疫情來襲,但眷村生態環境良好,不少作品及綠色植物與環境頗為融合,使眷村成為讓人可以大口「森」呼吸的放鬆環境。今年活動特別邀請「不廢跨村實驗室」楊芳宜及「鐵絲捲捲」林俊作運用再生編織的方法,將生活中常見的花卉和動物放大,於戶外空間創作《森塑「大」自然》,期盼民眾從「大」自然中,看見「轉廢為用」所塑造的再生風景。

此外,藝術家林資芬和吳宜靜則有感於清水眷村地底下古老的遺址碎片與土壤中微生物共存的豐富生態系統,以「根系」、「菌根」重新詮釋植物豐富的生命力,作品《地下森林:根系與菌根》,呼應人與自然互相依存和影響的密切關係。

清眷駐村團隊「中空場域」也以家中傳統花圖式的厚重棉被為構想,創作出《植被子》,作品就像一張攤開的棉被,民眾從中間簍空的部分可以看到天空,感受到不同色塊的布料隨著陽光照射帶來的光影變化。

港區藝術中心配合本次活動主題,也特別規劃「艸木漫蔓」藝術家聯展,邀請八位年輕藝術家從艸木的近身觀察出發,思考在一座城市中植物所扮演的角色進行創作,包括以纖維編織技法與染色技巧,賦予植物新生命,或以麻線、棉線、繪畫等方式,寄情植物訴說故事、記錄日常或詮釋當下發生的現象,表現出豐富的想像和可能性。

「111年清眷森活藝術節」活動,在4月23日至24日二日除舉辦「小願藝樹市集」特色市集,下午2時在園區長壽亭廣場邀請歌手高閑至及KiKi現場演唱,民眾於園區拍照打卡就可免費兌換限量迷你植栽。清眷駐地社團及港藝中心進駐清風樓的陳育汝、張美翎老師,也將開設多場綠手作課程,歡迎民眾到園區看展覽、做手作、逛市集、聽音樂,享受週末美好時光。更多活動資訊請上港區藝術中心官網  (http://www.tcsac.gov.tw/)或清水眷村文化園區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art436/)查詢。

清眷森活藝術節戶外空間創作《森塑「大」自然》,楊芳宜(右)及林俊作(左)期盼大家從自然中看見「轉廢為用」所塑造的再生風景。
清眷森活藝術節戶外空間創作《森塑「大」自然》,楊芳宜(右)及林俊作(左)期盼大家從自然中看見「轉廢為用」所塑造的再生風景。(台中港區藝術中心提供)

責任編輯:呂美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