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莫忘鷹棲處 同窗情 畢業60年返校尋根

六十年前從龍潭三和國小畢業的同學,4月30日舉辦「畢業一甲子同學會」,到母校進行一場溫馨的尋根之旅。(賴月貴/大紀元)
人氣: 1024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22年05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賴月貴台灣桃園報導)榮獲教育部師鐸獎、本土語言推廣貢獻獎、寫作獎等獲獎無數的老師林勤妹,除卓越貢獻之外,也是一位重情重義之人,懷抱著惜福感恩的心,於4月30日舉辦「畢業一甲子同學會」,把60年前從龍潭三和國小畢業的同學找回來,到母校進行一場溫馨的尋根之旅。

老校友進行校園行腳、繞運動場一圈。
老校友進行校園行腳、繞運動場一圈。(賴月貴/大紀元)

林勤妹是活動召集人,也是當年的班長,她說:「他日鷹揚鵬舉時,莫忘昔日鷹棲處。感謝大家的參與!溫馨感動到莫名,來就對了,人生道愛、感恩、孝順、教育要即時,把握當下,今天能來就是福氣!」

林勤妹表示,本屆是三和國小第14屆,同學們畢業後分散在世界各地,都很傑出優秀、各個頭角崢嶸,士農工商都有,人才濟濟,貢獻社會不遺餘力,原來分甲乙兩班,共96位,聯絡上40位,有二十多位出席,非常難得。(因疫情之故,有十多位未能出席。)

昔日孩童,如今已成滿頭白髮的阿公阿婆,返回他們的母校、童年的搖籃,彼此驚喜相認、叫出對方名字,……努力尋找兒時的記憶。接著,大隊人馬進行校園行腳、繞運動場一圈,並在校門口和百年老司令台等處合影留念。

同學們輪流分享見面心情及人生點滴,氣氛溫馨感人!三和國小校長黃辛材首先致詞,歡迎校友回娘家,為了迎接校友,他還特別將花草樹木做了一番整理,也設了迎賓席茶,他說歡迎校友隨時回來,服務校友是最神聖的任務。家長會長毛敬中也致贈特別訂製的馬克杯,給老校友當見面禮。

黃友輔老師(中)特地帶了一本60年前的畢業紀念冊,和大家分享,惜緣惜情的心意讓人感動,右為當年的班長林勤妹,左為同學張德川。
黃友輔老師(中)特地帶了一本60年前的畢業紀念冊,和大家分享,惜緣惜情的心意讓人感動,右為當年的班長林勤妹,左為同學張德川。(賴月貴/大紀元)

黃友輔是當年在三和國小教社會科的老師,目前是命理專家,曾經上電視《命運好好玩》節目,是很多人崇拜的偶像,看到老師來,大夥都很開心!黃友輔還特別帶了一本60年前的畢業紀念冊,和大家分享,惜緣惜情的心意讓人感動。

身材魁梧的許松霖在人群中顯得特別突出,他於小學三年級轉到三和國小就讀,是班上唯一講閩南語的學生,從鴨子聽雷開始,慢慢的融入,之後也說得一口很溜的客家話。

許松霖的父親是警察,家庭經濟情況不錯,同學都打赤腳,他有鞋子穿,父親告訴他因為三和國小地處偏鄉民風純樸,希望讓他有個快樂的童年,因此寧可放棄都市發展的機會,舉家搬遷到龍潭,他說人生歷經了打拼奮鬥的過程,今天回到母校尋根很開心,因為這裡有他滿滿的、快樂的童年回憶。

輪到王玉連分享心得,王玉連說這樣的聚會很不容易,她打了5~6通電話都找不到人,甚至還打電話追到巴西才聯絡上住在巴西的同學,報名了今天的活動。王玉連初中一年級時,因為家境清寒而輟學,她的成績非常好,教務主任還到她家關心過,後來,她去做苦工賺了錢,可以繳學費了,卻發現學籍被開除了,老師教她寫信給教育廳長說明原委,才又恢復了學籍,後來她一路拚,讀到了師大國文研究所,在教學方面也是卯足了勁,育有三子都很有成就,她說感謝三和國小的栽培,還有客家人的硬頸精神,才讓她有今天的成就。

今天也有同學是從菲律賓飛回台灣參加同學會的,她表示因為60年後再見一面很可貴,菲律賓飛台灣只要1.5小時,這趟旅程很值得;另外還有遠在日本的同學,透過手機視訊參與,一起感受快樂氣氛。

「畢業一甲子同學會」捐贈新唐人品德教育教材給三和國小。
「畢業一甲子同學會」捐贈新唐人品德教育教材給三和國小。(賴月貴/大紀元)

同學們的年齡都是七十多歲,大部分都能把握當下享受人生,也有的當環保志工、廚房志工、社區關懷據點的志工等,過著助人最樂的充實生活,有感於歲月的流逝,大家都有共同的願望:保持身體健康、保持聯繫,希望能有機會再次舉辦這樣的聚會。大家拿起手機互相加LINE,在熱絡的寒暄之後,互道珍重、期待再相會!

老校友們於百年司令台上合影。
老校友們於百年司令台上合影。(賴月貴/大紀元)

責任編輯:筱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