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芯片聯盟抗共 日本向美光投資3.2億美元

人氣 811

【大紀元2022年09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夏雨綜合報導)週五(9月30日),美國芯片製造商美光宣布,將獲得高達3.2億美元的日本政府補貼。日本此舉是為了加強美日芯片聯盟,旨在加強供應鏈以對抗中共破壞性威脅。

美光週五宣布了日本政府的這項投資。此前,美日就擴大半導體生產合作進行了數月談判,雙方加強芯片聯盟旨在減少對台灣芯片製造商台積電的嚴重依賴。

美光是一家總部位於愛達荷州博伊西(Boise)的芯片製造商,是全球三大內存生產商之一,與韓國三星電子公司和SK海力士公司並列。美光表示,將在明年春季開始生產新芯片,其內存容量將是現有芯片的兩倍。

日本經濟產業(Meti)大臣西村康稔也宣布了這項計劃。他說,「我們相信這將進一步加強美日在半導體領域的合作夥伴關係。」

美光在2012年收購日本爾必達(Elpida Memory)存儲器公司。美光週五表示,將利用這筆投資在日本廣島工廠開發新的DRAM內存芯片。

賀錦麗:日本在芯片供應鏈彈性方面 發揮關鍵作用

兩天前,美國副總統賀錦麗訪問日本,參加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國葬;隨後,賀錦麗與十多個日本技術集團高級管理人員開會討論美國新通過的《芯片和科學法案》。基於該法案,美國政府將投資520億美元推動國內半導體行業發展。日本此舉也是為了支持美國的先進半導體製造。

賀錦麗在週三會議開始時表示,日本、美國和世界,都必須在基本用品上減少依賴,促進生產多樣化。她說,「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也明白,沒有一個國家可以滿足全球的需求。」

賀錦麗表示,日本在建立芯片供應鏈彈性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美國正在召集亞洲盟友共同合作,並遏制中共技術擴張野心。

日本目前仍然擁有一些世界上最大的芯片工具和芯片材料製造商,例如硅晶圓和光掩模等。

美國駐日本大使拉姆‧伊曼紐爾(Rahm Emanuel)表示,美光的交易象徵著「我們兩個經濟體和供應鏈的投資和整合,(這種合作)會從這裡開始加速」。

美日或和IBM協商 在高端芯片技術領域合作

7月,日本經濟產業省宣布,將向日本芯片製造商鎧俠(Kioxia)的美國製造合作夥伴西部數據(Western Digital)提供高達929億日元(6.44億美元)的贈款,以擴大西部數據在日本的生產。

鎧俠是世界第二大閃存芯片製造商,西部數據是數據存儲業、硬盤業的領先者。

去年,台積電表示將與索尼在日本建立一個價值70億美元的芯片製造廠,其中一半投資將由日本經濟產業提供補貼。

日本對美光和台積電的投資並非旨在支持最先進芯片技術的開發,但一位接近談判的行業高管對《金融時報》表示,日本和美國正在與IBM討論在該領域的合作。

該人士表示,「與IBM的會談實際上是關於尖端技術,並且正在取得進展。」

IBM沒有立即回應《金融時報》置評請求。

三大原因 促西方國家加強芯片合作

雖然在最先進的半導體技術領域,中共尚無法和美日韓等國競爭,但首先,中共一直在投入巨資發展半導體技術;其次,中共苛嚴的COVID-19清零政策導致供應鏈中斷,突顯依賴中國生產的脆弱性;而且,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加劇了西方國家對中共潛在入侵全球尖端芯片生產中心台灣的擔憂。

今年上半年,上海在爆發疫情後,實施了長期的全面封控,嚴重影響到全球的芯片供應鏈。中國半導體產業規模的四分之一都在上海,從產業鏈的布局上來說,上海擁有中國國內最完整的集成電路產業集群,從芯片設計、先進製造到半導體設備、半導體材料、半導體封裝測試乃至EDA等細分領域,上海囊括了整個半導體的完整鏈路,是中國國內集成電路產業最集中的地區。

清零政策加上美中因台灣問題日益緊張的關係,導致許多公司不得不從中國轉移供應鏈。美國政府早些時候下令美國兩個主要芯片製造商停止向中國出售高性能芯片。上週,美國一些最大的銀行主管表示,如果中共武力侵犯台灣,他們可能會撤離中國。

例如,全球汽車芯片大廠商安森美(OnSemi)今年4月宣布關閉位於上海的全球配送中心,遷往東南亞。去年,日本東芝和韓國三星關閉了在中國的數個工廠,把生產線轉移到了越南。◇

責任編輯:李寰宇#

相關新聞
分析:中共對美芯片法案跳腳 但無還手之力
美商務部發布500億美元芯片投資分配計劃
美議員加大施壓「長江存儲」 要查蘋果芯片計劃
關稅致生產轉移 沃爾沃電動車推遲對美交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