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華埠首辦敬老日 八旬翁觀偶戲憶童年

人氣 23

【大紀元2023年10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宜君紐約報導)「我從以前就好愛動畫,或者說這種會動的、有藝術感的畫面。當年我的奶奶帶著我抓張凳子坐在戲台下看偶戲,我整夜都興奮得睡不著!」

88歲的曼哈頓下城華裔住民、前心理諮商師馬士珍(Edward Ma)10月22日在華埠商改區的重陽敬老日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說。當天中午是華埠商業改進區(ChinatownBID),也是全紐約市78個商業改進區首度舉辦重陽節敬老活動。

而華埠商改區舉辦敬老日的地點,就選在人潮眾多的披露街(Pell St)與宰也街(Doyer St)的步行區。華埠商改區執行總監陳作舟(Wellington Chen)偕社區組織「紐約市開放街道」(NYC Open Streets)規劃了一整個下午的戶外節目,包括聯成歌舞團、潘龍舞蹈學校、廣州同學舞蹈隊,以及紐約美華劇坊帶來讓馬士珍與紐約人都看得目不轉睛的布袋戲。

陳作舟說,從漢朝到現在已經說「敬老」說了兩千多年了,但這是華埠第一次舉辦敬老日,「都說要尊重老人家,但我們卻把錢放在儲藏室」。對陳作舟來說,如何能讓老齡化的華人社區,變成銀髮族的樂齡社區,推出讓華人長者感到有趣的節目,是他規劃當天重陽敬老日的重點。通過現場民眾的反應,不論老小、族裔,每個參與者的臉上都流露出欣喜的神情,華埠商改區這次的企劃的確相當成功。

喜愛藝術活動與偶戲動畫的馬士珍,出生於民國25年,祖籍是山東省青島。他在少年時期舉家搬遷至臺灣,畢業於臺灣大學法律系。三十而立之際,馬士珍卻遠赴美國康州大學進修社工專業,從此留在異鄉拓枝散葉。馬士珍說他以前也參加過一些重陽節活動,但都沒有華埠商改區這次辦的活動有趣。「我覺得這個布袋戲很好看,我特別喜歡這種刻有造型的木偶。」他說。

2023年10月22日,88歲的前心理諮商師馬士珍出席華埠商業改進區的重陽敬老日活動,開心地在戲台上拿著紐約美華劇坊的布袋戲偶。(林宜君/大紀元)

身為第一代赴美的華僑移民,馬士珍與陳作舟一樣都很關心華人在美國的發展與形象。馬士珍過去曾四度參與反對華埠社區監獄的抗爭,積極參與聽證會。他也曾大力支持華埠成立商業改進區,並成為商改區的諮詢委員。馬士珍說,「我以前也會自我懷疑:『我到底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後來有個華人老太太,我估計她是知識精英,她說了一句話,我從此終身受用。」「她說:『你首先要當個好的中國人,這樣才能當個好的美國人。』我恍然大悟!」馬士珍說。

重陽敬老日除了讓華人長者看得開心,現場的年輕一輩也感染了活動主辦方的熱情與用心。華裔藝術家Fina Yeung雖然住在皇后區,但她時常與朋友到華埠飲茶。生日當天,Fina Yeung也帶著朋友到華埠覓食,剛好碰上了熱鬧的敬老日活動。「我其實今天不知道有這個活動,來這裡(華埠)是想慶生的。Wellington Chen給我解釋了今天活動的目的後,我覺得很棒!」Fina Yeung說她喜歡聯成歌舞團,「這些女士的舞蹈很好看」,「今天人氣很旺,很熱鬧,我感覺到滿滿的活力」!

責任編輯:陳玟綺

相關新聞
重陽節網絡流傳的看了令人汗流浹背的圖片
萬湖冰雪尚待融 明州船展迎新春
農場主金鐘一:福分要與大家分享
秋遊好去處  免費午餐 送新鮮農場水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