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賴清德擬20日宣布蕭美琴為競選搭檔

【大紀元2023年11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台灣報導)距離中華民國總統大選不到2個月,面對在野黨國民黨(藍)與民眾黨(白)達共識「藍白合」成局,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與駐美大使蕭美琴的「賴蕭配」成形,據透露賴清德將於20日宣布搭檔參選的副手由蕭美琴擔任。

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副總統與第11屆立法委員選舉定於明年1月13日同日舉行投票。中央選舉委員會20日起受理總統副總統參選人登記。中華民國副總統賴清德是執政黨民進黨總統候選人,在選舉前的民調中,賴清德都高於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與民眾黨主席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但面對「藍白合」18日將確定侯柯配或柯侯配與賴清德對決,賴清德副手搭檔組合也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路透社16日報導,四位知情人士透露賴清德已經挑選了英語流利、在華盛頓有深厚人脈的駐美代表蕭美琴作為他明年總統選舉的競選夥伴。一旦蕭美琴從舊金山APEC峰會返回台灣,20日就會正式宣布。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說,蕭美琴在美國首都很有名氣,她可以充當台北和華盛頓之間的關鍵中間人,儘管美台沒有正式關係,但美國是台灣最重要的軍售國和國際支持者。

賴清德競選團隊發言人趙怡翔拒絕就蕭美琴的總統副手角色發表評論,但表示將於20日宣布競選夥伴人選。他說:「這位候選人將加強我們對台灣人民和國際社會的承諾,即民主、和平與繁榮將繼續成為我們的指導價值。」

美國前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副資深主任簡以榮(Ivan Kanapathy)在任時經常與蕭美琴會面,他告訴路透社,蕭美琴是台灣的「不懈宣導者」。如果蕭美琴成為副總統,她的知識、經驗和人際關係,對台灣下屆政府的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將是無價之寶。

美國防部前印太安全事務部助理部長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稱蕭美琴是「促進美台關係的好夥伴」。如果蕭美琴成為副總統,毫無疑問將有利於美台關係。

據中央社報導,民進黨黨內人士表示,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將於20日召開記者會,親自宣布副手由駐美代表蕭美琴出任,相關幕僚作業正在籌備。

駁斥國台辦對台選舉批評 賴清德:這是公然介入台灣選舉

媒體報導中華民國駐美代表蕭美琴將出任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副手。對此,中共國台辦稱賴清德、蕭美琴是雙獨組合、「獨上加獨」。

賴清德今天(16日)接受媒體聯訪。對於如何看待中共國台辦稱賴清德搭配駐美代表蕭美琴是「獨上加獨」,賴清德指出,中共對他選舉的公開批評,這是公然介入台灣選舉。「中(共)國的大聲批評也證明了,我們做對了,我們這一組是最能夠守護台灣國家安全、守護中華民國利益的一組人。」

賴清德競選總部發言人陳世凱15日透過新聞稿表示,民進黨15日公布不分區立委名單後,下週就會公布副總統人選,請外界不用多加揣測,稍安勿躁。中共國台辦發言顯然是以恐嚇台灣社會為手段,試圖影響台灣選舉,介選意味濃厚,但對於兩岸和平穩定、區域繁榮發展,絲毫沒有任何幫助。

陳世凱也說明,一個沒有民主、沒有自由、沒有投票權的國家,卻處處干預其它國家的民主,諷刺至極。中共若對民主政治這麼有興趣,應當把民主權利交還給中國人民,讓中國成為真正的民主國家,這對中國的長遠發展、對國際的和平穩定,都是一件好事。

蕭美琴母親是美國人,父親蕭清芬是台灣台南人,賴清德2010年當選為台南市市長,2014年順利連任。賴清德9日接受主持人廖筱君「REAL TALK」專訪說,他跟蕭美琴是「情如兄妹」,兩人因為台南的關係很熟很親近,有很多次聊天。蕭美琴在駐美代表任內,對國家貢獻非常大,蕭美琴本身是國際關係政治專業,她也在總統府服務過,在國會時又在外交國防委員會。

蕭美琴將於APEC領袖峰會結束後返台,她將在26日出席故鄉花蓮的競選總部成立大會。民進黨立委吳思瑤、立委參選人賴坤成已經邀請蕭美琴助選。

賴蕭配成形 賴清德:有信心贏得選舉

賴清德與蕭美琴將搭檔力拚明年總統選舉,蕭美琴曾兩次遭中共制裁,首次是2022年8月,因美國國會議員代表團接連訪台,中共跳腳公布一批「台獨頑固分子」清單,蕭美琴列首位。今年4月,中共又宣布制裁中華民國駐美代表蕭美琴,她還在推特轉發中共國台辦新聞稿說:「哇,中共剛剛宣布制裁我,這可是第二次了呢!」美國國務院前中國政策顧問余茂春還轉推:「恭喜你!美琴。」

賴清德今天被問到「藍白合」議題,他認為,不管藍或白都不是台灣的民意主流,推出的人選不但不能守護國家安全,也沒有辦法提出完整的國政藍圖。他的競選總部本就設定一對一的對戰模式,也有信心贏得選舉,「我們也一定會贏得這場選舉,我將帶領台灣持續在民主道路上壯大前進,走進國際社會,迎向未來,絕對不允許親中(共)政權拖著台灣走回頭路」。

責任編輯:葉紫微#

相關新聞
【環球直擊】美將關切中共介選 賴清德指意義大
柯文哲合體李全教 賴清德酸「飲鴆止渴」
賴清德拋代理人法 基進:盼盡速通過
與青年直球對決 賴清德:未來和平是我的使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