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欲出資樂團 演出黃輔棠《神鵰俠侶交響樂》

人氣 100

【大紀元2023年11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林丹紐約報導)紐約幼獅青少年管弦樂團將於12月17日舉辦第26年聖誕音樂會演出。從台灣回到紐約的著名作曲家黃輔棠,出席了在紐約華僑文教服務中心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他讚揚幼獅管弦樂團的水準大大進步。黃輔棠還透露,近日他收到一個大驚喜,一位紐約的企業家願意出資找最好的樂團,在紐約演奏他創作的《神鵰俠侶交響樂》。

戴明宜(右)評價說:黃輔棠(中)用了華格納(德國作曲家)寫歌劇的手法來寫《神雕俠侶交響樂》。左為幼獅樂團藝術總監方秀蓉。
戴明宜(右)評價說:黃輔棠(中)用了華格納(德國作曲家)寫歌劇的手法來寫《神雕俠侶交響樂》。左為幼獅樂團藝術總監方秀蓉。(林丹/大紀元)

黃輔棠為廣東番禺人,自幼在廣州接受音樂專業教育,70年代經澳門、香港,輾轉抵紐約。在馬思宏教授幫助下,考進俄亥俄州肯特州立大學(Kent State University)讀研究生,1978年取得音樂碩士學位。1976年他讀研究生時,一位台灣來的同學借給他一套36冊的金庸《神鵰俠侶》,他頓時著迷,看得愛不釋手,之後立志要把裡面的人物、情節、感情化成音樂,用交響樂表現出來。

黃輔棠對記者說:「金庸的《神鵰俠侶》撥動了我心底最深的那條線,產生共鳴。」他說,《神鵰俠侶交響樂》共八個樂章,每一段所表達的感情,都是一般人,每一個人都共有的。「『黯然銷魂』這一樂章是寫離別,生離死別;作品演出這麼多次,從來沒有人中途離場,因為每個人都聽得懂,每個人都會產生共鳴。」

黃輔棠說,因為這部交響樂,他和金庸「結下了很深的緣分」。「作品最初的那一稿,試奏,也不知行不行的,有錄音、錄影,託人交給金庸,金庸聽了寫了一封信給我,他說我寫出了他的書的神韻。1996年在香港演出這部交響樂,是香港小交響樂團演奏的,金庸帶著全家大小來聽。謝幕時,我走到台下到座位那裡請金庸上台,全場掌聲雷動,足有十分鐘。」金庸還在音樂會節目單上親筆題上「俠之大者交響樂會」幾個大字相贈。在交響樂的CD出版時,金庸還為這部交響樂題字,現在出版的CD/DVD上的曲名就是金庸題字的。

第一部交響樂是為紀念張志新、林昭而作

1948年出生的黃輔棠在中國時經歷了文化大革命,他曾說,「年輕時候的經歷是刻骨銘心不會忘記的」。「但當我離開大陸以後,我非常冷靜地反省,我為什麼會是那個潮流中的一員?回過頭來看,我當時被捲進去的那個潮流代表了破壞中國文化,破壞人性、破壞『善、美』的惡流,我感到很重的愧疚,甚至犯罪感。我怎樣贖這個罪呢,我唯一能做的是寫點音樂,而張志新、林昭是當時被中共暴政迫害致死的無數冤魂的代表。」他在1981~1982年間為紀念張志新而作的《紀念曲》,是他學習作曲後的第一部交響樂作品。

黃輔棠對記者說,最近有紐約的企業家,願意出資請最頂級的交響樂團、最頂級的指揮,計劃在紐約演奏他創作的《神鵰俠侶交響樂》,「這位企業家希望這個作品讓全世界都知道,紐約是世界的文化、藝術中心,所以選擇在紐約演出。」

黃輔棠說:「企業家贊助高雅的藝術演出是很一件很有意義、很值得做的事情。」「好的作品還需要好的樂團來演奏。」他也期待這件事能早日落實。

責任編輯:陳玟綺

相關新聞
紐約幼獅青少年管弦樂團2022-23年度徵召新團員
紐約幼獅青少年管弦樂團 12·18聖誕公益演出
紐約幼獅青少年管弦樂團前理事長謝喜嘉辭世
紐約幼獅青少年管弦樂團 3‧25台灣會館師生演奏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