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AI溝通師新興職業 專家:台灣專職需求仍低

OpenAI旗下聊天機器人ChatGPT去年底發布後,掀起一波生成式AI應用熱潮。(Lionel BONAVENTURE / AFP)
人氣: 102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3年08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侯駿霖台灣台北報導)ChatGPT問世後,讓海外「AI溝通師」迅速崛起,更號稱年薪可上看新台幣千萬元。不過,專家認為,台灣企業對於AI工具態度仍偏向保守,國內專職需求恐微乎其微。

AI溝通師又稱提示工程師(prompt engineer),主要針對AI軟體或應用能下出更精準的指令,對不同領域可產出較佳結果,也能協助企業培訓員工來駕馭AI工具。網路形容該類職業為「AI詠唱師」,輸入AI指令像電影念咒語放魔術一般。

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曾指,美國求職網站已出現數以千計、類似AI溝通師的職缺,甚至有企業願意開出千萬年薪搶才。根據104人力銀行資料庫顯示,AI相關工作機會已突破2.6萬個,多數為AI研發工程師,但AI溝通師時技職缺恐只有個位數。

商業發展研究院數位創新人才研究所所長楊梓青表示,國內主要有三大原因難以複製國外行情,首先,AI工具涉及資安,如果要讓AI輸出更好結果,AI溝通師可能需提供更多企業資訊,若能連結公司資料庫等於開放門戶,公司機密可能被其他人隨意獲取。

第二,台灣企業與學界仍對AI態度相對保守、甚至禁止使用;第三,「AI溝通師本質上就是輸入指令的溝通技巧」,不看好能催生企業特地開出職缺。他認為,美國企業開出高薪也是當地新創環境才有的短暫現象。

資策會提醒,生成式AI對社會和企業都可能產生負面衝擊,例如讓AI學習洩漏企業資料、濫用智慧財產權、不經驗證資訊易於混淆事實等,都是應用AI工具時必須考量的因素。

責任編輯:呂美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