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大型野生哺乳動物監測趨勢 石虎仍未脫困

石虎。(特生中心提供)
人氣: 79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23年08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賴玟茹台灣台北報導)農業部林業署7日公布最新監測結果,根據長期監測發現,以森林為主要棲地的台灣水鹿、穿山甲,及台灣黑熊等野生動物,族群數均呈現穩定增長趨勢;另就生活在丘陵及淺山農田的石虎,容易被路殺或遭遊蕩犬貓攻擊,整體族群相對豐度仍尚未回穩。

林業署表示,野生動物族群變動趨勢是保育政策擬訂的重要參考依據,自2015年起,委託屏科大團隊逐步建置紅外線自動照相機長期監測網共191個樣點,長期記錄及監測中大型獸類的族群變動趨勢。

最新監測成果顯示,以森林生態系為棲息地的獸類,如保育類的台灣水鹿、台灣野山羊、黃喉貂,及一般類的山羌、台灣野兔、黃鼠狼的族群相對豐度均持續上升;而保育類的台灣穿山甲、麝香貓與一般類的台灣野豬、白鼻心等則維持穩定。

而2019年調整為一般類野生動物的台灣獼猴,全台北中南東四區族群相對豐度都顯著上升,其中東部豐度上升幅度最大。至於台灣黑熊的族群相對豐度也逐年增長,不過尚需累積更多樣本數,才能在統計上確定其族群數量是否顯著上升。

林保署進一步說明,森林性物種族群之所以能維持穩定或持續上升,關鍵在以中央脊梁山脈為主的國有森林,歷經多年來的復育與保護,良好的森林生態為野生動植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資源與繁育場域。

不過,林業署也指出,相對於森林性物種的族群均處於穩定或持續增長,以丘陵及淺山農田為主要棲息環境的石虎,容易受到路殺、遊蕩犬貓攻擊、土地開發棲地滅失等人為因素衝擊。

林業署表示,雖在南投執行的石虎族群密度監測計畫,顯示該區域的石虎族群穩定且族群密度有增加趨勢,但整體而言,石虎的族群相對豐度仍尚未回穩;盼透過相關計畫鼓勵在地居民轉型友善農作及協助巡護棲地,改善石虎及其他淺山物種的棲息環境。

責任編輯:呂美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