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2023國際木雕藝術交流展開幕 台灣國際木雕競賽得獎入圍名單公布

台灣國際木雕競賽作品展記者會。(苗縣府文觀局提供)
人氣: 24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3年08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文敏台灣苗栗報導)「2023國際木雕藝術交流展」以及「2023台灣國際木雕競賽作品展」,即日起至10月22日於三義木雕博物館盛大展出。

「木質調:國際木雕交流展國際展」,邀集含意大利、澳洲、韓國、新加坡、日本、定居台灣的英國籍創作者以及台灣創作者共同展出,展出作品風格不同於過往由作品外型觀賞作品的意涵,以三大主題:「木·質感」「木·質性」與「木·質問」開展26位創作者與木材質共演的55首《木質調》,探討人與人或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再經由創作者內化個人的思維後,透過作品詮釋出主題的全新的看法。

台灣國際木雕競賽作品展記者會。(苗縣府文觀局提供)

2023國際木雕藝術交流展策展主題為「木質調」,由策展人張書瑋老師策劃,借用音樂的「調性」作為詮釋本展的核心概念,調性是以一個中心音為基礎所形成的音階關係,每一種調性都各有風格,延伸譬喻以木材質為中心的創作,因材質各有不同樣貌。各自獨立的創作者透過木材質傳達自己的風格與想法,交織作者與材料之間的關係,其所完成的作品,即為材質與人共譜的「木質調」。

主題一:木·質感

直覺型創作,來自創作者的感性驅使,將生活中的感觸、所見所感透過創作傳達,讓觀者直接感受蘊藏於實相中的情感。以簡單、單一的材質,傳達純粹、直接的情感。

意大利藝術家甘地·塔萬修作品「皮諾丘」,澳洲藝術家西爾維奧·阿波尼作品「母子」、日本藝術家湯川隆作品「馬蓮娜風」、台灣藝術家黃瑞元作品「噢!怎麼了」等參展作品,應用木質材以直覺方式創作。

主題二:木·質性

借用「質性」一詞,闡述作品是作者另一面自我的轉生,將內在心境投射於作品中,同時透過木材與其它材質的結合、並存,探討造型、質感與自我的關係。在作品完成之際,自我也同時昇華或獲得進階。

新加坡藝術家林序毅作品「鳥人」、韓國藝術家李相憲作品「握著鑰匙的男人」、台灣藝術家韓旭東作品「邊緣」、蔡根作品「頭像」、曾俊豪作品「城市物語」、林禹彤「面5」等參展作品,以「木·質性」探討自我的關係為主題之代表作品。

主題三:木·質問

針對議題之探討、社會現況的關注,是當代藝術創作者新的挑戰與責任,將自身關心的事物以造型或符號傳達給眾人,甚至捨棄完整、美麗的材質,以棄木、漂流木等本身承載有意義的木材質進行創作。

英國藝術家貝馬丁作品「人類系列」、台灣藝術家江孟禧作品「視線-仰、俯」、邱懷萱作品「下次要抽問」等參展作品,藉由材質呈現造型或符號所象徵的意義與探問,為「木·質問」的代表作品。

台灣國際木雕競賽,自2014開始,裕隆汽車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將木雕金質獎合併辦理「台灣國際木雕競賽」邁入第十年,裕隆汽車期盼透過工藝產業與當代創作者的熱烈參與及良性交流,整合產、官、學三界體系彼此攜手合作,讓三義木雕館成為木雕技藝與創作的重要樞紐,今年參與競賽經過評審團專業嚴謹的評選程序,「工藝木雕類組」與「當代木雕類組」兩大組別合計61件作品入選展出。

每年裕隆公司投入大量經費贊助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擴大辦理「台灣國際木雕競賽」,與木雕藝術推廣等地方特色文化活動,藉此提升活動效益。同時,裕隆更秉持長期對台灣木雕藝術的關注及支持,讓木雕競賽不僅提供了交流的舞台,也傳遞了作品的深層意義。記者會將宣布入圍裕隆薪傳獎、創新獎、二大類經典大獎及優選獎得獎名單,得獎名次配合「2023三義木雕藝術節」10月7日開幕典禮現場中宣布,並頒贈獎金及獎盃。

競賽獎項與獎金為「裕隆木雕薪傳獎」 「裕隆木雕創新獎」「工藝木雕經典大獎」「當代木雕大獎」各1名,每項獎金新台幣30萬元;「工藝木雕優選獎」「當代木雕優選獎」各5名,獎金每位2萬元。歡迎愛好木雕藝術的民眾蒞臨參訪,更多活動與展覽訊息可至三義木雕博物館官方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SWSMuseum) 及展覽活動官方網頁(http://www.woodsculptureexhibition.com.tw/2023/index/index.html)。

工藝奬入圍名單:(作品名稱/作者)

暢游/邱裕翔、斗燈/紀永泓、舞動青春/曹小武、長眉羅漢/王福信

勇者永不凋零/林星、紫氣東來/陳祿、民國三傑/黄智清。

當代木雕入圍名單:(作品名稱/作者)

太陽雨/林芝萱、騰/李汪澤、解構·救贖·輪迴/陳有綱、肢體,訊號/王千楙、凝/林禹彤、著衣-佇候片刻/李承翰、三重之境/黃超謨。◇

責任編輯:黃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