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台灣影展迎5週年 展現台灣多元「臉譜」

人氣 218

【大紀元2023年09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景燁波士頓報導)從資深理髮師到資深養鴿人,從艱辛求生的越南移工到情竇初開的台灣中學生……他們都是9月23日至24日「波士頓台灣影展」中的主角。

在波士頓市中心的AMC電影院,第5屆台灣影展為觀眾展示了6部台灣電影,並邀請3位導演到現場座談。這些作品聚焦的都是在社會上籍籍無名,但又有著深切情感和獨特故事的人物。

9月23日至24日,第5屆波士頓台灣影展放映6部電影。(劉景燁/大紀元)

電影展現多元「臉譜」

本次影展以「臉譜」為主題,播放了6部電影,包括《本日公休》、《一家子兒咕咕叫》、《講話沒有在聽》、《逃跑的人》、《廢棄之城》和《藍色大門》。

參與影展的導演帶來了特別的禮物,參與晚會拍賣。(劉景燁/大紀元)

影展開幕片《本日公休》展現了40年家庭理髮店的人生百態;

金馬獎最佳劇情片《一家子兒咕咕叫》講述了一個養鴿人家庭的羈絆和無奈;

金馬獎最佳劇情短片《講話沒有在聽》用創新敘事手法講述沉重的生離死別議題;

《逃跑的人》以兩位越南工人的視角透視台灣60萬外籍移工的艱難生活;

金馬獎最佳動畫長片《廢棄之城》展示了台灣3D動畫的進步;

20年前上映的《藍色大門》描繪了情竇初開的高中生對愛情的探索。

9月24日,第5屆波士頓台灣影展放映《逃跑的人》,隨後導演曾文珍(左2)與觀眾座談,前麻州官員范文南(左3)主持。(劉景燁/大紀元)

「『臉譜』的核心概念就是,我們覺得每一個小人物的故事都同樣值得被聽見。」波士頓台灣影展的主要策展人韓璦璘說。

她談到,策展團隊在2個月時間裡看了約50部電影,從中選出20多部給全體義工觀看。最後,義工們投票選定了其中6部給影展播放。

「我們選片的核心,是要扣住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關係,還有不同的社會族群之間的動態。」韓璦璘說。

觀眾和嘉賓們熱情參與9月23日的慶祝晚會。(劉景燁/大紀元)

在播放電影之餘,主辦方還邀請3位台灣導演來到現場,參與觀眾座談和5週年慶典記者會。他們分別是《本日公休》的導演傅天余、《逃跑的人》的導演曾文珍,以及《廢棄之城》和《藍色大門》的導演易智言。

導演和嘉賓們講述拍攝經歷。(劉景燁/大紀元)

易智言:一部電影導演了8

談到拍攝過程,易智言說,他對《廢棄之城》這部2020年上映的動畫電影記憶猶新。「在這10年之內,同一部電影我大概導演過8次。」他說。動畫的腳本、建模、背景、動作等各項工序都由不同的公司完成,因而他對每個人都要完整地講解一次作品,「一點懶都偷不到,反而花了更多時間」。

易智言帶來波士頓參展的兩部電影,都是有關青少年的故事。「我想每一個創作者做出來的作品,和自己的生命經驗都有關係,不一定是直接的對等,說這就是我少年的故事,」他說,「裡面很多共通的地方,比如人的寂寞啦,比如面對影像非常模糊的未來啦。」

導演易智言講述他拍攝《藍色大門》和《廢棄之城》的經歷。(劉景燁/大紀元)

曾文珍:移工的奉獻和艱辛

曾文珍跟隨拍攝兩位在台灣務工的越南人,歷時8年才完成《逃跑的人》這部紀錄片。在這過程中,她深刻感受到兩位主角范草雲及陳維興為家庭和同胞的奉獻。「我看到他們身上有一種願意付出,努力奉獻,而且那是一種非常純粹的奉獻。所以我覺得我非常被這樣一種情感所感動。」曾文珍說。

但另一方面,隨著她深入主角們的生活,她也感受到移工的艱苦和悲慘。「我在拍攝過程中,片中的草雲,她的爸爸去世了。 她在第一時間就打電話給我。我也趕快攝影機拿了之後就趕到她住的地方拍她。草雲在鏡頭前面一邊哭著,我在鏡頭另一邊也哭著。」曾文珍說。

「那個時候我就在想說,這個片子拍好了,我一定要讓他們的故事,讓更多的人知道。」她說。

導演曾文珍回憶她跟拍越南移工的感受。(劉景燁/大紀元)

傅天余:回家拍電影

傅天余的《本日公休》,是以她母親經營理髮店40多年的經歷為藍本而創作的電影。她談到,她從小待在理髮店裡,看到很多有趣或感人的故事,現在則將這些故事拍到電影之中。

電影的拍攝地點正是傅天余母親的理髮店。在拍攝過程中,不論是她的母親還是左鄰右舍,都非常樂於相助。有意思的是,她的母親常常在現場觀看表演,經常評論主角說「她講話的樣子不是這樣,我不會這樣講話」,甚至還親自上場教演員動作。

「拍《本日公休》會是一個太特別的拍電影方式,就是回到我從小長大的地方,去拍一個我從小長大的故事。」傅天余說。

導演傅天余談及她拍攝《本日公休》期間的趣事。(劉景燁/大紀元)
第5屆波士頓台灣影展晚宴,來自台灣的音樂學生們帶來組曲表演。(劉景燁/大紀元)

台灣影展慶祝5週年

自2019年首次舉辦以來,波士頓台灣影展已走過5個年頭。週六晚上,主辦方在Hyatt酒店舉辦晚會,與嘉賓、觀眾和義工們一起慶祝這個里程碑。

9月23日的慶祝晚會之前,工作人員Abbey裝飾慶典蛋糕。(劉景燁/大紀元)

參與慶賀的嘉賓包括波士頓市長吳弭(Michelle Wu)的幕僚長朱為亭(Tiffany Chu)、演講稿主筆王明瑞(Ezra Zwaeli)等幾位市政府成員,以及主持導演座談會的前州政府官員范文南(Nam Pham)和知名作家Jeff Yang,還有大會主席康麗雪、波士頓台灣影展協會會長李宜庭、參與座談的3位導演等等。

另外,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廖朝宏和僑教中心主任潘昭榮也在當天上午參加了影展開幕式。

波士頓市長吳弭(Michelle Wu)的幕僚長朱為亭(Tiffany Chu)代表市長祝賀影展來到5週年。(劉景燁/大紀元)

「我知道我一些市長辦公室的同事觀看了《講話沒有在聽》電影,出來的時候淚流滿面,那是35分鐘的深情。」朱為亭說。她代表市長,感謝影展團隊為這次活動而投入情感和努力。她還談到,她的父母來自台灣,因而她也為台灣人在波士頓以及這次影展取得的成就而感到自豪。

大會主席康麗雪向來賓們致謝。(劉景燁/大紀元)
市長吳弭(Michelle Wu)的演講稿主筆王明瑞(Ezra Zwaeli)觀看了多部電影,還參加了影展晚會。(劉景燁/大紀元)
波士頓台灣影展協會會長李宜庭切開蛋糕,慶祝影展邁入5週年。(劉景燁/大紀元)

李宜庭感謝60多位義工在過去1年的時間裡默默工作,亦感謝各位觀眾和贊助商的支持。「在我的心裡,台灣和美國的電影一直有一種聯繫,我們通過電影而聯繫在一起。」她說。◇

責任編輯:馮文鸞

相關新聞
第五屆澳洲台灣影展規模宏大 橫跨澳洲四大城市實體舉辦
第4屆台灣影展「裂縫與光」波士頓上映
【震撼登場】第六屆澳洲台灣影展倒數計時!
2023澳洲台灣影展五城巡迴圓滿落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