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經導管二尖瓣二次置換術 8旬臥床婦恢復自理能力

振興醫院24日舉行「二尖瓣二次置換術」記者會,振興醫院長魏崢說明。(賴玟茹/大紀元)
人氣: 21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4年01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賴玟茹台灣台北報導)8旬老奶奶,近期因肺炎引發呼吸困難、心悸等症狀,臥床已快2至3個月,經檢查確認,是因十多年前,心臟衰竭動過一次心臟瓣膜手術,經二尖瓣二次置換手術後,不僅生理上不必高度依賴家人的照顧,也重新恢復生命力。

振興醫院24日舉行「二尖瓣二次置換術」記者會。

振興醫院長魏崢表示,台灣近二十年來手術植入外科生物瓣膜的病患眾多,每年大約會有200至300名患者需要施行生物瓣膜置換手術,但生物瓣膜平均壽命約為10至15年,使用久了,猶如皮革般會老化,以致於瓣膜損壞而需要再次手術置換瓣膜才得以延續生命。由於再次開心手術風險較高,因此使用「經導管微創瓣膜置換新技術」來取代功能已退化的外科生物瓣膜,讓病患開啟生命第二春的契機。

個案一名83歲老奶奶,原本是一位充滿活力的長者,然而近期因為肺炎引發呼吸困難、心悸及肺水腫等症狀,臥床已快2至3個月的時間,後來經詳細檢查後,得知奶奶十四年前因為心臟衰竭動過一次心臟瓣膜手術,當時使用的是生物瓣膜,因為瓣膜退化確診為二尖瓣退化失去功能的問題,需進一步治療。

經過「二尖瓣二次置換術」手術結束後,奶奶的身體狀況發生了奇蹟性的轉變,不僅呼吸恢復正常,術後能自行洗澡、上菜市場買菜、參與家庭和社區活動,不僅在生理上不必高度依賴家人的照顧,心靈上也獲得了全新的生命力。

心臟血管外科醫師李永在說明,心臟的左右兩邊都有心房與心室,各個腔室之間具有瓣膜,瓣膜的功能類似閘門,能夠在心臟跳動過程中適時地打開與關閉以維持血流方向。當心臟瓣膜無法完全打開時,會造成「狹窄」,讓血流無法順利通過;而當瓣膜無法完全閉合時,就會導致血液「逆流」,讓血液從心室倒流回心房。

李永在表示,過去使用傳統手術,二尖瓣置換術約需花費8至10小時,因需要剖胸、術後止血、照顧等作業,若改以經導管的主動脈換置術僅需40分鐘至1小時左右;目前振興醫院已完成超過1046例經導管瓣膜置換手術,其中主動脈約1000多例、二尖瓣約120例。

責任編輯:鄭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