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2024国际建筑营 东海教堂首列亚洲现代建筑研究

2024国际建筑工作营,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首列亚洲现代建筑研究。(黄玉燕/大纪元)
人气: 257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24年02月25日讯】(大纪元记者黄玉燕台湾台中报导)全台最具规模的Taiwan Convening 2024国际建筑工作营日前在东海大学登场,活动获美国盖提基金会支持,携手八国建筑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文化资产保存议题,包括雪梨歌剧院、代代木体育馆等全球经典现代建筑。国际知名建筑师陈其宽夫人陈芙美出席会场,一同见证国定古迹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过去的美,及当年历经八年的建筑里程。

国际建筑工作营于2月23日举办,今年活动主题以“缙身现代:现代建筑资产保存管理规划的方法论探索”为主题,分享如何将建筑物与所在地的人群、历史与地理空间连结,及如何以多元方式找出地域文化的重要性。

2024国际建筑工作营,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首列亚洲现代建筑研究。(东海大学提供)

东海建筑系教授郭奇正表示,东海校园早期被赋予“文化景观”的文资身份,也曾经历艰辛的文资身份认定过程;从教堂单栋的指定,扩及到原艺术中心、卫理会馆与毕律斯钟楼。此次的国际工作营邀请受奖助个案经验分享与讨论,期待传递文化资产保存的新视角。

东海校长张国恩表示,美国盖提基金会从2014年开始,以“维持其现代”奖助(“Keeping it Modern”Grant,简称KIM计划),对全球经典现代建筑保存与管理规划方式研究的奖助,连续六年全球共77栋经典现代建筑获得奖助,也发展出了非常多元的保存方式,路思义教堂更是KIM计划亚洲地区第一个获得奖助的对象。东海路思义教堂是经典现代建筑提案中一个重要典范,因此邀请各界代表共同参与实验性的场域设计,促使对教堂古迹建筑能进一步的研究与文化保存。

郭奇正指出,现代建筑萌生于廿世纪初,因工业发展催生出崭新的结构形式、材料与工法,形成多元的建筑文化,然而试验性工法缺乏长期验证,造成经典现代建筑因材料破坏或难以维护而面临拆除,导致现代建筑多半年岁仅十余年,还无法取得官方的文化资产身份保障,是全球现代建筑保存共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东海大学获美国盖提基金会支持,携手来自八国之建筑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文化资产保存议题。(东海大学提供)

责任编辑:玉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