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首季實質總薪資年增率寫6年同期次高

主計總處在10日公布3月工業及服務業薪資統計,第一季實質經常性薪資落入負成長,顯示物價仍持續侵蝕薪資成長。(宋碧龍/大紀元)
人氣: 66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4年05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原彰台灣台北報導)主計總處在10日公布3月工業及服務業薪資統計,第1季實質經常性薪資落入負成長,年減0.09%,為連續3年負成長,顯示物價仍持續侵蝕薪資成長。不過,第1季實質總薪資年增率則是達0.88%,則創下6年同期次高,則突顯內需服務業暢旺,年終、獎金發放較佳等狀態。

2024年4月12日,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1~2月經常性薪資平均4萬6,017元、年增2.39%,增幅為近6年同期次高,總薪資平均8萬1982元、年增3.47%,增幅為近6年同期最高。
2024年4月12日,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1~2月經常性薪資平均4萬6,017元、年增2.39%,增幅為近6年同期次高,總薪資平均8萬1982元、年增3.47%,增幅為近6年同期最高。(宋碧龍/大紀元)

主計總處統計,3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新台幣4萬6062元,年增2%。

今年前3月經常性薪資則為4萬6030元,年增2.25%,增幅為6年來次高。不過,前三月經常性薪資為4萬3099元,年減0.09%,而實質總薪資則為67662元,年增0.88%。

經常性薪資為外界所稱的月薪,加上年終獎金、分紅、加班費、非按月發放的績效獎金之後稱為總薪資。「實質」經常性與總薪資,則是扣除物價有關指數計算而出。

談到薪資狀態,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表示,3月薪資成長幅度達到2%,已算是不錯水準,但第一季實質經常性薪資,還是連續3年落入負成長,原因是受物價漲幅偏高影響。

陳惠欣接著指出,若看總薪資表現,前3月平均總薪資為7萬2263元,年增3.24%,創2019年以來同期最大增幅,實質總薪資年增率0.88%,則是6年來同期次高水準。

陳惠欣說明,疫後復甦帶動內需服務業持續暢旺,廠商發放年終獎金、分紅犒賞員工,拉高總薪資表現。

陳惠欣說,第1季住宿業總薪資年增8.27%,旅行及相關服務業大增11.57%,而金融保險業、運輸倉儲業都有不錯表現,分別成長10.30%、5.63%。

談到製造業已是否走出景氣低谷,陳惠欣表示,可從受僱人數、加班工時2大指標觀察,3月製造業受年後轉職潮影響,受僱人數月減2000人,月減幅0.09%,和去年同期相比也減少,不過加班工時連續9個月上升,顯示製造業動能在改善中。

陳惠欣表示,製造業當中,涵蓋半導體產業的電子零組件製造業表現相對亮眼,去年下半年起,受惠於人工智慧(AI)、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技應用需求,穩步復甦,加班工時不只連9月正成長、且幅度擴大,3月加班工時衝上24小時,創近14年最高水準。

責任編輯:林勤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