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地方救火 中央放火 張善政市府成消防隊

林政賢指出台積電未在桃園設廠的問題,是張市府要滅的第一把火。(林政賢議員辦公處 提供)
人氣: 33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24年05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桃園市議會28日進行市政總質詢,市議員林政賢針對台積電、缺電、校園霸凌、公車司機權益等議題提出質詢。

林政賢也關心特殊學生就業安置與校園安全人力問題。
林政賢也關心特殊學生就業安置與校園安全人力問題。(林政賢議員辦公處 提供)

林政賢指出台積電未在桃園設廠的問題,是張市府要滅的第一把火,而競選期間,市長曾承諾打造「亞洲新矽谷」科技廊帶,串連大園、蘆竹、龜山、觀音、新屋和楊梅等地區詢問相關具體的進展和成果,同時針對桃園、中壢、平鎮及八德等人口密集區域進行大規模都市更新議題提出詢問,並以馬英九、朱立倫為期許期待張善政市長能善用國際科技產業人脈,邀請產業來桃園投資建立高含金量的產業聚落,市長表示:都發局的老舊社區防災都更,六月成立都更辦公室,加速進行。

林政賢也指出,近幾年台電缺電的原因,並指出賴總統在20日的就職演講中強調,將發展半導體、人工智慧、軍工、安控及次世代通訊等「五大信賴產業」。桃園每年工業產值達4兆元,工業用電比例佔比約為60%,但桃園缺電已成常態,應建立補償機制,賠償損失或提供電價回饋,桃園市所有發電廠(如大潭、石門發電廠)所發的電應優先提供桃園使用,張市長表示:「目前已與台電合組專案小組,將來運作後,勢必會對原因更確定,此外目前台電跨區人力進駐桃園,看似有改善,仍希望有中長期改善計劃。」

針對 人才短缺方面,林政賢指出,非常需要從基礎教育入手,從國中階段開始實施AI基礎教育和程式撰寫能力培訓,高中階段鼓勵學校設立AI科技特色班,同時也呼籲建立友善的外籍人士就業環境,吸引更多人才留在桃園,推動經濟發展,對此張市長表示,現階段做法不盡相同,桃園市開辦科技與科普夏令營,有三萬多人次參與,而學校開辦會遇上師資問題,桃園的方式較為普及,桃園辦的很有彈性,會持續擴大,教育局長劉仲城表示,目前也與大學設置平台設置多元課程,AI課程有三十四門,一千多人選修。

林政賢指出,關於國立清華大學附設桃園醫院(清華附醫)委託私立高雄醫學大學興建經營一事,總投資金額高達一百億元,是最大的教育BOT投資案,質疑為什麼桃園市政府不能直接進行BOT,卻逕直贈地,質疑清大在沒有醫療人才的情況下,選擇自己蓋醫院不是直接管理,市府成了冤大頭,市府的土地變成了公關工具,既然未能如預期開辦大學,建議市府應考慮收回土地,重新進行都市規劃,面對清大的問題,是前市府撥交不便評論,但提升桃園醫療,現階段樂觀其成,中大土地問題,會持續協商雙方都有利的模式,北科附工的規劃,效果確實不如預期,會持續來爭取有利條件。

林政賢也關心特殊學生就業安置與校園安全人力問題,林政賢表示許多特教生在學期間能得到良好的照顧,但畢業後又是另一個光景,建議市政府考慮這些學生畢業後的出路,鼓勵企業聘用並提供相應的薪資補貼,讓學生畢業後有工作場所和安身之地,對此勞工局長表示,已針對培訓就業計劃,目前有60位訓練新手,明年200位司機可上工,也會持續透過保險制度的改良。

對於頻傳的校園霸凌事件林政賢建議增強校內安全人力,根據學校需求靈活編制,善用退役人力與經驗,維護校園安全。

針對520賴清德上任,鄭文燦接任海基會董事長,期許桃園能創造歷史性的城市交流,到大陸為桃園的大學招收陸生,並推廣桃園的觀光,桃園的兩蔣文化園區是了解國共恩怨情仇的絕佳場域,讓桃園市成為對陸生、陸客最友善的城市。

桃園交通現狀發展,林政賢指出桃園鐵路地下化工程預計於2030年完工,屆時將釋放出長達16公里的路廊空間,地上空間的規劃,桃園應借鑑臺北市的市民大道模式與鐵路共用路權,在高架橋墩基礎與鐵路隧道、地下街或地下停車場等結構體共構,提升城市交通功能,而國1甲線新建工程原本規劃貫穿國道1號,但目前取消國道1號以東的部分,但排除了以東的路線,沒有改善龜山、桃園區交通外,反而加劇小檜溪重劃區春日路的交通擁擠情況,林政賢建議市長應重啟國道1號以東路段計劃,以達成更有效的交通改善,對此市府表示,國一甲,東段的困難的是跨越中油,技術跟安全上仍有疑慮。

公車司機人手短缺的問題,林政賢表示,桃園公車司機短缺是普遍存在的問題。,由於桃園摩托車數量眾多、道路狹窄,交通事故發生率較高,司機一旦遇到行車糾紛,外援力量不足,不應僅僅依靠加薪和補貼,建議設立公車司機基金,協助處理非故意行車糾紛的刑事和民事訴訟,並在部分路段設立公車優先通行的號誌,安排交通指揮人員協助公車優先通行。在公車轉彎頻繁的路段,應清楚標示公車轉彎的軌跡。◇

責任編輯:昌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