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補交五億稅款 寧波博匯上市公司公告停產

人氣 5641

【大紀元2024年06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報導)寧波博匯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博匯股份)日前發布公告表示公司將停止生產,而在此之前,公司收到當地稅務部門補交5億元(人民幣,下同)稅款的通知。

6月13日晚間,博匯股份發布公告表示,因目前公司經營資金困難,公司於2024年6月12日起對40萬噸/年芳烴抽提裝置、40萬噸/年環保芳烴油生產裝置及相關配套裝置進行停產。公司主要生產裝置的停產,使公司面臨經營風險,將給日常運營、資金周轉帶來不利影響。、

公告同時表示:「鑒於目前尚無法確定上述裝置恢復生產的具體時間,此次停產對公司業績的影響暫無法預測。」而「為控制運營成本,公司將採取各項節流措施,包括但不限於逐步安排員工放假、減薪、裁員等方式,努力維持日常經營活動。」

6月14日,博匯股份股價大幅收跌近20%,市值約13.3億元。

多家陸媒認為博匯股份停產與收到國家稅務總局寧波市鎮海區稅務局澥浦稅務所《稅務事項通知書》有關。

今年3月29日,博匯股份發布公告稱,收到鎮海區稅務局澥浦稅務所《稅務事項通知書》。公告稱,按稅務通知書的要求,按重芳烴繳納消費稅,對公司2023年年度利潤及2024年一季度的利潤影響分別約為3.0億元和2.0億元,對公司2023年度業績以及未來年度生產經營均產生重大不利影響。2023年公司業績將由盈利轉為大額虧損。

很多網民表示這意味著,博匯股份將被要求補繳近5億元稅款。

對於博匯股份停產公告,6月14日,鎮海區稅務局發布通報回應稱:發現寧波博匯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存在少繳消費稅風險,並多次開展了納稅輔導和約談,要求企業對相關應稅產品依法依規繳納稅款。截至目前,企業未予繳納。

對於鎮海區稅務局要博匯股份補交稅款一事,陸媒《新京報》6月15日撰文提出了質疑:一家企業如果因繳稅問題而對相關生產線停產,容易滋生議論和猜疑。目前雙方各執一詞,「癥結究竟在哪兒,也尚有一些關鍵疑點待解」。

《新京報》表示涉事企業被要求繳納的消費稅,如果真足以讓企業陷入虧損,乃至不得不停產的境地,這是否合理?另外,企業少繳費的數額,到底是長年積累的,還是一次性的,這背後是否與地方稅務部門過往徵稅方式和節奏有關都需要進一步解答。

而且,涉事企業作為上市公司,停產可能波及資本市場和股東權益,也容易對地方營商環境帶來不利影響。

6月13日,中國另一家上市公司維維股份原控股子公司被追繳8500萬元欠稅的新聞引發關注。這筆稅是從1994年1月1日至2009年10月31日的。

大陸大微「文字控制部落」6月15日對此表示:「之前聽說倒查20年,這應該是正好30年了。再這麼查下去,估計會有一批企業直接註銷重啟。」

「文字控制部落」感嘆:「這也是前兩年各界很擔心的問題,一旦地方財政承壓,企業就得最後兜底。財政困難是要解決,但這是真的不管明天了。」

博匯股份停產的公告發布後,超過兩千五百多名網民在騰訊網參與了討論。

河南網民「A李@大成」說:「又一家企業躺平了。」

網民「王梓民」對稅務局的做法表示了不滿:「之前說他生產的產品以後要交消費稅,這廠改造了,稅務局也檢查了開始說不用交了,等改造完了,賣了半年多,又來個公告說都得繳稅,這誰受得了。」

騰訊用戶7711788說:「但凡有辦法誰願意停產,你要知道很多行業停產就意味著不做了,重啟代價非常大,特別是化工行業。」

「平凡」表示:「這幾天都是補稅的新聞,哪裡只寧波,現在內憂外患,他們還不願過緊日子,開始弄補稅,昨天看的也是幾個億,企業倒了還有什麼補的?」

公開資料顯示,博匯股份成立於2005年,主要業務為研發、生產、銷售應用於多領域的特種芳烴系列產品。博匯股份於2020年6月上市,博匯股份通過IPO融資4.23億元,2022年8月又通過可轉債融資3.97億元,兩筆融資合計已達8.2億元。

業績方面,2024年一季度,博匯股份營業收入7.93億元,同比增90.6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0.99億元,同比降284.55%。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年內第三批 中國8省市集中宣布關閉金交所
【菁英論壇】三中全會前大抓捕 官場危若累卵
ST愛康鎖定退市 逾27萬股民面臨血本無歸
【秦鵬觀察】美國債會崩潰?中共停購黃金之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