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加拿大男子經歷創傷後遺症後重獲新生

人氣: 51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24年06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季薇多倫多報導)「我負責照顧她的呼吸道。」加拿大消防員羅伯·利森(Rob Leathen)回憶說,那一幕揮之不去,「當我試圖讓她恢復呼吸時,她的眼睛睜著,我看著她的眼睛」。

利森對CBC表示,那段困擾著他的記憶,發生在他試圖救助一名駕車從堤壩駛入池塘的女子。不幸的是,那名女子沒有活下來。

事情變得混亂不堪,嚴重到他試圖結束自己的生命。

如今,他把2019年收到的嚴重創傷後遺症(PTSD)、嚴重憂鬱症和邊緣強迫症的正式診斷,視為重獲新生。

治療師引導他了解他所感受到的情緒,通過治療,幫助他重新處理記憶。

利森說,那些記憶不再引發痛苦,「我仍然會被一些事情觸發,但我有足夠的心理工具來應對」。

「那是我一生中一段消極的時期,但最終,我現在是一個更好的人了。」利森說,他現在是一線急救人員心理健康支持的倡導者, 進行公開演講、撰寫博客、製作代表PTSD體驗的數個藝術作品。

2/3加人遭遇創傷 多數不會患PTSD

根據加拿大統計局的報告,近2/3加拿大人經歷過車禍等創傷性事件。

精神科醫生表示,絕大多數遭遇創傷事件的人不會出現PTSD,因為人有復原力,能夠適應壓力、恢復心理平衡以及重新建立穩定的情緒狀態。

但是,每個人的復原能力不同。

大學健康網絡多倫多康復研究所的神經精神科主管亞伯拉罕·斯奈德曼(Abraham Snaiderman)說:「許多人在經歷車禍等創傷時,會出現極端的情緒波動、睡眠中斷、創傷事件重現,例如噩夢或侵入性想法,我們稱之為閃回。」

他表示,一個人對某件事的記憶保存越多,出現症狀的可能性就越大;反覆或嚴重的創傷,例如經歷強姦或士兵在戰鬥中的體驗,可能會改變大腦記憶編碼區域的硬連結方式。

當一個人經歷了一個觸發性刺激,例如視覺或氣味,肌肉處於緊張的「戰或退」反應狀態時,信號會傳送到情感大腦,就像記憶庫中拉出了一個存儲的文件,幾乎立即產生了恐慌反應。

加統計局報告發現,在25歲至54歲、調查前報稱出現中度至重度PTSD症狀的加拿大人中,有1/4表示沒有工作;相比之下,沒有工作的該群體中,12%表示沒有PTSD症狀。

除了車禍(31%)和人身攻擊(18%)之外,加統計局還發現,15%的加拿大人經歷過自然災害,15%遭遇過除性侵犯之外的不受歡迎的性經驗等。

責任編輯:岳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