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新年面臨新挑戰

標籤:

【大紀元1月10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若思1月9日報導) 中國經濟在過去一年裡有不錯的表現。不過,一些國際媒體和專家指出,中國經濟在新的一年裡面臨不少挑戰。

*2003年中國經濟風險高*

根據中國官方公布的統計數字,去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了8%,吸引的外國直接投資超過500億美元。出口在2002年頭11個月裡猛增了21%。很多經濟學家承認,和其他國家的微幅增長相比,中國經濟的表現可以說得上是可圈可點的。

不過,在承認中國取得的經濟成就的同時,許多國際媒體指出,展望2003年,中國經濟中存在著很大的風險。《華爾街日報》指出,中國的高經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用擴大財政支出、興修基礎設施支撐起來的。中國政府自己也承認,政府和國營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在去年頭十一個月裡猛增了23.4%, 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資僅僅在去年上半年就達到696億美元。《華爾街日報》說,這種情況不可能持續下去,因為官方公布的財政赤字已經達到GDP的3%,這是國際上財政赤字的警戒線。中國政府承認,在五年前,財政赤字在國民經濟中只佔0.78%。然而,自從那時以來,財政赤字以每年27%的速度飆升。

《華爾街日報》說,中國政府的債務水平也令人擔憂。雖然國債目前只佔中國GDP的18%,但是由於政府出於穩定的考慮仍在補貼數千個國有企業,讓國有銀行繼續給它們貸款,因此中國財政中存在很大的隱性赤字。在銀行界進行資本調整時,政府將要付出很高的代價。裡昂證券有限公司去年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估計,中國政府的財政赤字高達GDP的10.4%, 債務水平高達GDP的139%。

*金融業是最大隱患*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的中國經濟專家徐滇慶指出,中國經濟的最大隱患是金融行業。

 

徐滇慶說:“現在最大的憂患就是金融行業。如果中國遭遇風險的話,一定是金融行業;如果中國有危機的話,一定是金融危機。”

徐滇慶教授說,壟斷的行業往往腐敗,缺乏競爭力。而中國目前壟斷性最強的,就是金融行業。他說,中國四大國有銀行壟斷金融業的局面是從計劃經濟一脈相承到今天的,到現在為止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因此,中國金融行業的效率非常低,國際競爭力也比較低。徐滇慶教授指出,解決這個隱患,只能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要打破壟斷,引入競爭機制;同時,對外開放要穩紮穩打、有步驟地進行。

中國媒體最近透露,2002年上半年,中國城鎮的人均收入為3942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7.5%;同期農村人均收入為1123元,同比增長僅為5.9%。美國俄亥俄州博爾州立大學的中國經濟專家鄭竹園教授說,農民收入增長緩慢是個大問題。

 

鄭竹園說:“農村農民的收入沒有辦法提高,農村購買力就不會提高。中國農村有九億農民,他們的購買力不提高就會造成生產過剩,出現通貨收縮的現像。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華爾街日報》的報導指出,中國政府目前正在努力整頓金融行業,提高它的競爭力。最近,以改革著稱的證監會主席周小川被任命為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幾家外資銀行獲準購買中國國內銀行的股權,外國投資者也被允許購買國有銀行的不良貸款。上個月,外國機構投資者還獲得許可購買以前僅限於中國投資者購買的A股。《華爾街日報》說,這些步子雖小,卻都是重要的步驟,推動了金融業的開放。不過,更大的挑戰還在後面,像放寬對利率和資本的控制等。這些方面,中國政府需要謹慎地處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黃仁勳:想要做有價值的事就必須更勇於冒險
美新墨西哥州野火 2人死亡 約8000人疏散
最吸引富豪移民的十國 美國第二加國第四
強姦13歲女孩嫌犯 作案時堵兩孩嘴並錄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