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任性大人“沒辦法”?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月25日訊】相信為數不少的父母都遇到過這樣的頭疼事:孩子聰明伶俐、活潑可愛,但脾气特別大,什么事情不依著她,發起脾气就不可收拾,大哭大鬧,不鬧得全家賠禮道歉誓不罷休。

  編者的話:孩子不僅是每個家庭的希望,更是祖國和人類的未來。但是我們卻不斷听到和看到關于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受侵害的事實,這是所有父母都不希望發生的。我們應當在精心養育孩子的同時,更加關注其性格的形成、心靈的成長。

  儿童心理學家認為,作為家庭一名成員,孩子心理行為問題的產生不僅僅是其個人的原因,而是跟家庭其他成員和這名孩子的交往模式有很大關系。當父母、老師發現孩子的某些心理行為問題需要糾正時,就必須從改變家庭成員之間的交往模式入手,這樣才能最終達到改變這名孩子心理行為問題的目的。

  本欄目將不定期地開設“儿童心理行為問題”討論,歡迎讀者朋友參加。假如您對孩子的做法感到不解,或對糾正孩子的毛病感到為難,請發郵件(E-mail:jp-children@263.net)或傳真(Fax:68423197)給我們,我們請專家為您作出解答。

  成長季風

  “心理行為問題”的表現

  雯雯今年九歲,從小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孩子乖巧的時候,著實惹人喜愛,能歌善舞,表達力強,在家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爭著疼她。雯雯呢,也真爭气,凡事只要大人說過一遍,就都記住,而且做得特別好。比方說倒尿盆這件事情,因為媽媽告訴過她,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干,所以每天早晨起床后,倒尿盆的整件事情都是雯雯自己完成的。

  可是雯雯有一個挺大的問題——太任性。什么事情都得依著她,不如她的意,她就會發脾气,哭鬧,誰說都不管用。爸爸媽媽為此傷透了腦筋。盡管他們一再告誡孩子“你下次再也不許重犯了”,可不愉快的事情還是發生著:這天清早,媽媽急著要上班,就匆匆忙忙把雯雯的尿盆倒掉了。這還了得?雯雯立刻不干了,大哭著說:“你為什么要倒尿盆?這是我的事情!”脾气越發越大,沒完沒了,眼看著媽媽上班也耽誤了,那也不行!最后還得是大人讓步——哭得一抽一噎的雯雯,拿著尿盆走進廁所,從抽水馬桶里舀回“該自己倒的”尿,重新倒一遍,才算完事!

  媽媽非常生气,可是又沒辦法,因為不這樣做,雯雯會一直哭鬧下去,媽媽擔心她的身體受不了。媽媽還擔心寶貝女儿這樣的脾气,將來上學怎么跟同學、老師相處?

  雯雯的爸爸、媽媽都是知識分子,應該說,他們對孩子的教養是嚴格的,并不嬌慣孩子。對著孩子的坏毛病,他們也曾管教過,把孩子關進小黑屋,而且不理睬她的哭鬧。可是雯雯跟別的孩子不同,這种懲罰似乎嚇不住她,她會沒完沒了地哭下去,直到嗓子哭干、哭得几乎昏過去。如果爺爺奶奶在場,一定會出面干預,他們絕不允許讓孩子受這樣的“委屈”。

  現在,全家凡事都得讓她三分,對了能夸,錯了不能罰,否則孩子的“擰脾气”一上來,最后還得是大人讓步。媽媽說,這孩子,好起來的時候特別好,鬧起來的時候,我們拿她一點儿辦法也沒有,簡直太任性了!”

  專家評述

  如果我說雯雯的家長對孩子嬌慣,他們一定會感到委屈的。

  我們換一個角度進行觀察。從上面的事例中可以看出,在雯雯与家長之間,已經形成了一种固定的關系模式(在這种模式中,雯雯始終處于主動地位),而這种關系模式的形成決非一日之功。

  每一次,都是雯雯提出要求(常常是不合理的要求),家長最初表示反對,于是雯雯就以哭鬧要挾,最后家長就作出讓步了,雯雯的要求也就自然得到了滿足——細心的父母會發現,其實孩子的每一次与家長之間的矛盾沖突,都是在重复這一過程。雯雯的這种行為就不斷地因成功而獲得強化,強化的結果是使得這類行為出現的頻率更高。

  解決的辦法?俗話說,解鈴還需系鈴人。既然雯雯的“任性”行為是家長屢屢“讓步” 的結果,那就應該由家長來改變“讓步”這一強化物。對于不合理的要求,對于不良行為,家長的態度要旗幟鮮明,而且要堅持自己的原則,決不能因孩子的哭鬧而改變,否則就會前功盡棄。

  對于孩子來說,最大的懲罰莫過于被父母冷落。只要父母下得了決心,孩子是贏不了這場持久的“冷戰”的。但前提是全家人在認識上和行動上要步調一致。雯雯的父母最怕的是孩子會哭“昏過去”,其實這种情況很少真正發生。就連雯雯的媽媽也發現,雯雯即使是在哭鬧最凶的時候,也還常常在偷眼觀察大人們的反應。唉,孩子就是這么精明,他們可會利用大人了。

  當然,如果真出現什么异常現象,例如有的孩子會哭得嘔吐,還有的甚至會作出某种自殘的舉動,家長不能置之不理。但在及時采取措施加以干預的同時,也仍然不能放棄自己的原則。

  當孩子的這類行為始終收不到效果時,該行為的出現頻率就會降低,多次嘗試后就會逐漸消退。盡管儿童的可塑性很強,但對于雯雯這樣多年形成的行為方式,矯正起來仍需要有充分的耐心。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近來,一本本圖文并茂的小書悄悄潛入大陸中小學生的書包,內容就是“讀書郎如何獲取心儀小女生的芳心”。昨天,家住濟南市徐州路的程女士無意間發現了儿子的這一秘密,可面對母親的訓斥,13歲的儿子卻振振有辭說“人人都得找對象,這是人生必修課”。
  • 哥斯達黎加儿童教育家馬德里斯近日撰文指出,玩耍是儿童學會觀察、認識、理解、說話和活動的最佳“工具”,能促進儿童的大腦智力開發。
  • 如今,不少母親為了能夠讓寶寶吃好、長好,不怕麻煩,竟然用天平給孩子稱食物,用量杯給孩子喝牛奶,努力將寶寶每時每刻的進食都精确到“毫克”、計算到“毫升”。對此,儿童教育專家表示,家長過于密切關注孩子的吃飯問題,結果只會增加孩子的壓力。其實,吃多少應尊重孩子的選擇。
  • 良好的閱讀能力將為孩子帶來無限可能,包括教育機會、學術成就,以及在日常生活和職場上獲得成功。
  • 大學生,尤其是應屆畢業生,經常聽到的一條職業建議是「追隨你的興趣」。鼓舞士氣的演講、畢業演說和勵志書籍中都充斥著這條信息。受到喬布斯(Steve Jobs)、蓋茨(Bill Gates)和凱瑞(Jim Carrey)等有影響力的人物的鼓勵,我們情不自禁地想效仿他們。
  • 人們曾普遍認為,如果學生能找到適合他們的學習策略,他們的學習將更有效率,也更有效果。從20世紀80年代起,量身定製學習方式開始流行。亨尼(Honey)和蒙福特(Mumford)等理論家創建了調查問卷,來幫助成人學習者確定他們的學習類型的。
  • 傾聽時,可以表達一些支持行為,如拍肩、給予安慰等。(Shutterstock)
    「聆聽、聆聽。我很想這麼做,但他什麼都不告訴我!」我不知道曾經從多少已經不抱希望的父母口中聽到這句絕望的抱怨。其實,光是打開心房和耳朵並不足以讓孩子說話!
  • 我們必須做好心理準備,因為治療那些成長在缺乏關愛的家庭環境的兒童時,有可能會遇到龐大的障礙......
  • 對父母或教育者來說,最嚴重的兒童教育錯誤,就是對走上錯誤道路的兒童預言悲慘的結局。這類愚蠢的預言會助長兒童的怯懦,讓情況無限惡化。我們應該反其道而行,以正面積極的態度鼓勵兒童。
  • 德里克‧萊恩(Derek Lane)和林賽‧萊恩(Lindsay Lane)夫婦即將迎來他們結婚23周年紀念日,他們共同培養了一種自我控制和培養善良的家庭文化,相信語言是有力量的,規定一家人永遠不說「我恨你」這三個字,這幫助他們的五個孩子專注於建立積極的人際關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