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2001經濟衰退主因 陳博志槓上高孔廉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陳中興╱台北報導〕2001年我國經濟衰退,主因是國內政治不穩導致投資不振,或者純係國際因素?昨天在台灣經濟學會一場研討會上,前任經建會主委江丙坤的論文報告,歸咎前者,但後任主委陳博志不以為然,導致陳博志與代表江丙坤報告的國政基金會國家安全組研究委員高孔廉發生一段激辯。

 立法院副院長江丙坤受邀為台灣經濟學會之「兩岸經貿對台灣經濟發展及產業結構之影響」研討會發表專題演說,雖以論文呈現,但本人不克出席,委由國政基金會國家安全組研究委員、中原大學企管所講座教授高孔廉代為到場發表。其中有關2001年我國經濟負成長2.18%的主因,在江丙坤的論文中,歸咎於政局不穩導致投資信心欠缺,連帶造成民間投資大幅下滑所致,並由高孔廉代為發表。

 台灣智庫董事長陳博志在江丙坤之後繼任經建會主委,昨天也在江丙坤之後發表論文,對於前任主委的批評,陳博志一上台就調侃說:「江副院長雖然是個政治人物,但論文有統計圖還有參考書目,像是個學者;我的報告既沒圖表也沒書目,看起來我才是政客。」

 現場有聽眾對於高孔廉對經濟負成長原因所做的結論有疑問,高孔廉答稱自廢核四、工時縮減後,台灣經濟明顯衰退;陳博志忍不住說:做一個經濟學家必須用經濟理論及數據來解釋現象…;高孔廉則回敬:不是學政治的,我是經濟學者。

 陳博志解釋指出,出口佔我國經濟比重達50%,2000年我國出口成長超過10%,2001年時出口卻衰退18%,據經建會模型推估,出口衰退拉下當年度經濟成長率達8個百分點,神仙也救不了。

 高孔廉又反問,當年外需對經濟成長率貢獻達2.75個百分點,內需則為負4.93個百分點,痛斥台灣內部政局動盪,造成投資信心衰退;陳博志則大呼高孔廉在引用上犯了大錯,因為出超雖然對經濟成長率有正向的貢獻,當年出超原因卻是進口機器設備、原料、半成品大幅減少,導致出口增加,不能解釋成國際市場推升我國經濟成長。

 陳博志表示,投資的發生要在經濟成長加速的時刻,這即是經濟學理論上的「加速理論」,2001年美國經濟成長停滯,科技產品市場萎縮4成,連帶使台灣出口受衝擊,投資則因經濟成長減緩而加倍萎縮。

 正當兩人爭得面紅耳赤之際,坐在陳、孔中間的台灣經濟學會理事長管中閔最後趕緊以一句「這個問題短時間內恐必很難解決」緊急收場。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