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木瓜〉詩的啟示

徐孝恭  台北市螢橋國中校長
font print 人氣: 60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12日訊】「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為好也。」

這首〈木瓜〉詩為《詩經》‧〈衛風〉的第十篇。是通常贈答,或男女贈答之詩。為「比」體。大意是說:

他送我木瓜,我回贈他瓊琚。不是物質報酬,而是情誼的長相好。他送我木桃,我回敬他瓊瑤。不是物質的回報,而是友情的長相好。他送我木李,我回送他瓊玖,不是物質的答報,而是感情的長相好。

〈木瓜〉詩在青年逐漸進入成人的世界中,可作為「交友」的指針,在這時期的青年,應學習「愛」和「被愛」的親切,尤其在這生理和心理轉變的階段,免不了有情緒上的衝突和混亂。例如憂鬱易怒,寂寞孤獨,煩惱沮喪等,友情確是一帖安慰心靈的清涼劑,尤其在內心的掙扎,情緒的轉換中,友情的支援或是情境的轉變,往往使對方靈光閃現,獲得更大的支持和力量。

今天,在這多元化的工商社會,「疏離感」嚴重的影響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每個人都渴求真摯的友誼,卻又不肯輕易的付出,因而形成了一道無形的牆,伸不出溫暖的手。

只要我們記住,朋友的助力賜給我們「愛」的力量,足以掃除我們生活上、工作上、情感上的陰霾,在「心靈投契」的同時,彼此付與,互相關愛,人生的大道你會發覺竟是一片花團錦簇。

本文轉載自作者《坐看青山》一書──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穆穆的意思就是壯麗莊嚴、恭敬肅穆的意思。《尚書》、《詩經》和《易經》裏面的上古語言,盡管開頭學習的時候十分古奧艱深,可是一旦熟習之後,立刻就感覺到了古代先民們那純淨明亮的思想。
  • 桑樹為桑科植物桑的樹葉,在中國已有三千年的栽培史,《詩經》中即有“言采其桑”之句。其葉可飼蠶,其皮可造紙,其果桑椹可食用,葉、枝、果、根皮均可入藥。因此桑樹全身都是寶。
  • 假設您送給我一顆「木瓜(山上采的野果)」我卻要送給您一塊「瓊琚(美玉)」;美玉在古代也是價值不菲的;雖然真正的友情不能用物品價值來衡量;可是,您將一顆木瓜送給一位出身寒門的書生,他是收還是不收呢?
  • 在這樣一個人心複雜,社會道德普遍往下滑的歷史時期,能夠遇見君子,能夠認真傾聽好人說的真相,並知道了做人的道理,那麼您真的應該感到高興。因為這是在亂世之中明哲保身的最好方法。
  • 《詩經.秦風.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 〈鹿鳴〉是一首中國古代朝廷宴群臣及嘉賓所用的配樂詩。「呦呦鹿鳴,食野之苹。」野外的萍草乃天生地養,鹿在野外得到萍草食物,呦呦然鳴,發自於內心的感恩上蒼。
  • 動念寫〈無衣〉兩首詩的賞析,源於此次日本國援助給中國的救災醫療防護用品,部分外箱上列印著「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的詩句。並引發了網路上的很多議論。
  • 《詩經》中有兩篇〈無衣〉的詩篇,分別在「唐風」與「秦風」中,今天我們將這兩首詩分開來賞析。要讀懂這首詩,我們先來了解「衣」這個字在先秦時期都有什麼含義。
  • 在那些葭草初生的春季,(天子田獵時)對五隻野豬只射出一發箭矢。言外之意:天子仁慈,有好生之德,田獵時不忍心把所有野獸都殺了。
  • 一個人在生死關頭,平時的修養如何就展現無遺。前幾天某地深夜發生地震,網上流傳的視頻中,一些男女赤身露體就往大街上跑。或許地震的時候,在建築物有可能倒塌的生死關頭,這就是人生百態…那麼,古代的讀書人遇到類似的情況,周禮對他們有甚麼特別的要求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