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德人懷舊情緒不斷

人氣 10
標籤:

【大紀元11月23日訊】(美國之音記者何宗安報導)德國統一已經13年了。到目前為止,人們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把兩個德國存在巨大差異的經濟結為一體的巨大挑戰上。但是平衡兩德經濟的緩慢腳步在東德人心中激發了怨憤和不平等的感覺。統一前東德的經濟百廢待興,而強勁的西德經濟卻創造出巨大的財富。這種感覺和時間的流逝使有些人開始懷念兩德統一前的那些“美好時光”。記者何宗安最近訪問了德國,她發現,德國人民心目中的邊界比分割柏林的那道柏林牆更難拆除。

*心理隔離牆依然存在*

懷舊的趨勢如此強烈,它甚至產生了自己的代名詞。人們把德文的兩個詞東德的“東”和懷舊的“懷”連起來,造了一個新詞,“懷東”。不管你走到哪裡都能看到這個詞。電視台在製作描寫前東德生活和文化的節目。東德城市裡的年輕人在開東部人的聚會。

東德德雷斯頓一家豪華酒店提供“懷東”度假旅遊。旅遊項目包括坐在前東德生產的特拉班特汽車的后座上觀光。這種車已經成了東德共產主義經濟蕭條期的象徵。今天,在德國首都柏林,已經很少能看到柏林牆的痕跡。這道圍牆是東、西德分界線的象徵。不過,許多觀察家說,在許多德國人的心裡還有一道心理的隔離牆。

哈比克特是柏林-勃蘭登堡新聞台的高級政治編輯。他說,不恢復東德的理由很多:“東德的特點是,工資低,供應短缺。在兩德邊界和柏林牆被打死過一千個人,都是這個致命的邊界系統的犧牲品。”

哈比克特說,這些並不是人們懷舊的原因。但是這麼長的時間過去了,東德人不過是在為自己過去的生活找到合理的根據而已。他說:“如果你,作為一個東德人,認為你過去在東德錯誤的制度下幹得很好。雖然東德的制度是錯誤的,但是你本人工作幹得不壞。如果西德人來對你說,‘你過去作的所有事情都沒有任何價值,沒有任何有價值的貢獻。你們東德糟糕的局勢現在要由我們西德人來花錢補償。’講這種話完全是那種‘闊親戚’居高臨下的態度。所以我認為,東德人懷舊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電影《列寧再見》火爆*

有一部德國電影叫《列寧再見》。德國的媒介說,這部電影是“懷東”思潮的代表作。影片描述了德國統一前夕東柏林一個年輕人和母親的故事。有六百萬德國觀眾看過這部電影。《列寧再見》獲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還贏得當年德國的最佳影片獎。影片的導演貝克是西德人。他說,他對回答有關“懷東”的問題已經厭煩了。他說:“問題是,這有點讓我生氣。因為我們並不想創造一種懷東運動。我們從來沒有想過懷東。因為我們並沒有這種感覺。”

貝克說,他的影片沒有集中描寫東德負面的東西,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這部影片試圖粉飾東德政權。他說,他認為,這部影片擊中了大眾心目中已經存在的懷東情結。貝克說,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集中描述過在東德專制統治下生活的普通老百姓。他說,對那些感受到懷東的德國人來說,他們的情感要比對東德時期的服裝和食品的感受要深得多。他說:“這是他們記憶中的一部份,生活的一部份,這不是說很多人都在回憶美好的東西。在專制統治下,你也會有第一次接吻、第一次性生活、你會生兒育女,或許你的家長很疼愛你。你也許生了孩子,諸如此類的人生經歷。東德人也會有很多甜蜜的回憶。”

*共和國宮是懷東象徵*

對很多在柏林的前東德人來說,懷東的中心是一幢比較現代的建築,但是所有的玻璃都很臟。這座建築被稱為共和國宮。批評人士認為它很難看。共和國宮的地基是18世紀的一座宮殿。二次大戰時宮殿被盟軍炸彈破壞。後來東德政府在1976年建造了共和國宮。這座現代化的建築曾作過東德議會。裡邊還有表演藝術的舞台和飯店。德國統一後不久,共和國宮被關閉,因為當局發現這座大樓使用的建築材料中含石棉的成份達到危險的水平。

在現代德國,懷東經常成為辯論的話題。一個例子是柏林的共和國宮的命運。這座殘存的建築將被拆掉。如果當局能籌到足夠的錢,目前的計劃是重建舊有的宮殿,讓那座比東德和西德的歷史長得多的建築再次聳立在這裡。

相關新聞
飛雅特新車熊貓獲選為二○○四年度風雲車
歐盟堅持遊戲規則  不讓法德以政治妥協脫困
誰能忍受三個月飢餓  每月領一千美元終身俸
認識德國文化從正名開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