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銀飾工藝簡史

font print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苗族普遍喜戴銀製品,男女皆然,而以青年婦女為最。

明代郭子章的《黔記》卷五九和翟九思的《萬曆武功錄》卷六,就有黔東和黔中苗族「以銀環、銀圈飾耳」的記載,但數量少。到清代,使用銀飾盛極一時,不僅很普遍,而且數量多。如黔東苗族婦女,頭戴銀花,耳戴銀環,項戴銀圈,「以多為富」。湘西和黔東北苗族婦女也是「耳戴大環,項帶銀圈自一二圍以至十餘圍」。貴州中部及雲南、川南,用銀飾也很普遍,但數量較少。進入民國,苗族使用銀飾的仍然很多,製造工藝也更精緻纖巧。清代時的「大耳環」,很多地區已改為纖巧玲瓏的珠式耳環,項圈、項鏈很考究製作,並出現精製的銀冠、銀衣等。
  
苗族的銀飾,均為本民族男工匠所制,以黔東南和湘西的工藝最高。成品有粗細兩類:粗件如黔東黃平、爐山、台江一帶的扣環項鏈、實心項圈、實心手鐲等,一般不要求精工製作,用銀份量大,佩戴的目的是顯示富有。但也有較為精工的泡項圈、泡手鐲、空心鑽花項圈和手鐲等,製作雖較為費工,但用銀較少。細件很精緻,著名的如黔東清水江、舞陽河兩岸的銀花、圍腰鏈、銀羽、銀泡、銀雀、銀索、銀冠、銀羅漢、銀鈴,湘西和黔東北的銀鏈、銀花、銀耳環、釵牙籤、銀鈴、銀蝴蝶、銀牌、銀披肩以及祭祀用的銀冠等。

製作這類銀飾費工極大,有的要經過多程序的加工,如制銀索,要將銀拉成細如頭髮的銀絲,然後集數十根銀絲編成每面都呈 「人」字形的六稜銀索。黔東的銀冠,更是集銀飾工藝之精華,在面積不大的冠架上,焊接的銀花、銀鈴、銀雀、銀蝴蝶、銀鐘、銀簽等飾物,重約三、四十兩,有數十件甚至百件之多,件件都是精工之作。

(資料來源:世華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苗繡是獨具特色的一種中華刺繡藝術。苗族刺繡有著悠久的歷史。唐代時,東謝苗族是「卉服鳥章」,即在服裝繡上許多花、鳥圖樣。明代時,貴陽苗族喜用彩線挑成「土錦」,「織花布條」,「繡花衣裙」。清代文獻記載苗族刺繡織錦的很多,如黔東清水江苗族刺的「錦衣」和繡的「苗錦」。古州苗族刺繡亦多,今榕江縣平永地方一戶苗族農民至今還保存著兩套乾隆時代的男女服裝,都滿繡彩色花紋。關於貴州、雲南、川南、湖南、廣西各地苗族繡花、織錦,各種史書及地方志多有記載。可見刺繡織錦是苗族美化生活的不可缺少的工藝,是人們一種愛美的體現。
  • 為解決滯留在泰國境內的老撾苗族難民問題,美國決定接受其中健康和背景都符合要求的人,予以安置。有報導說,美國採取這一措施的原因,部份地可以追溯到越南戰爭期間的某些軍事行動。不過美國否認新的對老撾苗族難民的安置計劃與此有直接聯繫。 *老撾苗族難民可來美定居* 美國國務院星期三晚間宣布,明年將接受目前生活在泰國境內一處難民營內的一萬五千名左右的老撾苗族難民。登記工作將從2004年2月份開始。前來美國定居的老撾苗族難民,必須經過身體檢查和背景調查。具有刑事犯罪紀錄的人,吸毒成癮者,以及艾滋病毒攜帶者將不包括在移民範圍之內。另外,當事人必須要在今年8月前在泰國政府指定的一處難民營完成難民登記手續,擁有正式的難民身份。甄別合格的老撾苗族難民預計將在2004年中期前來美國定居。
  • 舍維尼城堡(Château de Cheverny)不僅僅是一座雄偉的城堡古蹟,更是一座實實在在的家庭住宅。這座城堡座落在法國中部羅亞爾河岸的一個美麗山谷中,是一個活生生的博物館,展示著過去法國家庭生活的樣貌。
  • 瓷器的歷史大約可追溯至兩千年前的中國。瓷器是一種玻璃化半透明的白色陶瓷,通常由高嶺土(kaolin)(一種黏土)和白墩子(petuntse)(一種礦物)以高溫燒製而成。瓷器到了近代才成為西方的遺產。14世紀時首次從中國傳入歐洲。
  • 一生嗜茶,精於茶道的陸羽,被譽為茶聖,奉為茶仙,親自踏訪考察各地茶鄉,從種茶、制茶、焙茶、飲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質、土壤、氣候等環境因素,如何影響茶葉的生長和氣味,更講求煮茶技藝、飲茶的配置與器皿,因而寫就世界首部茶學專著――《茶經》。
  • 1940年代後期,儘管世界逐漸從二戰的破壞中恢復過來,但有些傳統藝術和文化的元素卻逐漸被削弱了,傳統藝術中的真、善、美價值漸趨式微。
  • 聖約翰大教堂擁有雕刻精美的外觀和雙排飛扶壁(flying buttresses)造型,毫無疑問是晚期哥特式建築。教堂長377英尺,寬203英尺,白色拋光外牆上裝飾著雕像、石像鬼(雨漏)、窗戶浮雕,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飛扶壁。飛扶壁上妝點超過95位十九世紀荷蘭人物。一旁簡約的紅磚羅馬式塔樓與哥特式裝飾風格的大教堂形成鮮明對比。
  • 富維耶聖母大教堂(Notre-Dame de Fourvière)與巴黎聖心大教堂(Sacré-Coeur)一樣,都是為了遏止社會主義公社的發展而建造,標誌著回歸宗教與傳統。
  • 菲利普期望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能成為精神生活和學習中心,以培養智慧、文化和修養等領域為宗旨。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涵蓋了修道院、修女院、大教堂、圖書館、學校和醫院,還有西班牙王宮,是一個龐大的建築群。
  • 16、17世紀的袖珍肖像畫主要裝在吊墜的項鍊盒或小盒子中,用作外交禮物、愛情象徵或是紀念出生或死亡的紀念品。到了18世紀,袖珍畫因應珠寶而生,出現在項鍊垂飾或鑲嵌在戒指或手鐲中。期間許多來自歐洲的袖珍畫畫家來到美國為新共和國的公民作畫。然後,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裡,袖珍畫的需求迅速增長,在美國市場風靡了很長一段時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