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當

吳豐山  公視基金會董事長

標籤:

【大紀元12月31日訊】因為工作上的關係,常常必須吃便當。

「便當」是日本人對餐盒的用語,不過在台灣,長久下來「便當」也已成為通用語。

把飯菜魚肉通通放在一個盒子裏,顯然是為了攜帶方便或者運送方便,然則,一盒之內,可以名堂多多,所以一個便當可以是五十塊錢,也可以是五百塊錢。便當可能在室內食用,可能在旅途中食用,也可能在郊外露天食用,因此便當盒子的樣式和材質也就多變。

至於便當的數量,更有大不同;可以到餐廳買一兩個便當,可以一天做一百個便當拿出去零賣,也可以一次做他兩千個,供應一個什麼團隊的需要。

大量製作便當,從購入食材到烹煮到裝盒,要一段時間,因此如何保證食物在食用時仍未腐敗,就成為一種學問。

幾十年來吃過各種不同內涵、不同價格、不同形狀的便當之後,我還是最懷念三十幾年當兵打野戰時候吃的那個便當;一個可以重複使用的大馬口鐵盒子內,三大碗白飯上頭只有一塊炸排骨和一棵辣椒,其他別無他物。是因為那時候的食慾特別好?或者因為便當本來就應該簡便俐落?

便當顯然是人類「每隔三五個小時就必須吃一頓飯」的產物;不知為何到今天都沒有人發明一種吃了可以飽好幾天的東西?──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哈佛李勤岸教授蒞臨華府舉辦台語講座
黑門劇團用喜劇手法把豆漿搬上舞台
淘金夢碎 回家路遙 大陸偷渡女傷心啜泣
統一方便飯領先上市 8分鐘就可開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